春分
2025-03-20
16

春秋繁露》記載:「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清代潘榮陛亦言:「春分祭日,乃國之大典。」春分,陰陽平衡之時,晝夜均分,寒暑適中。
春分後,白晝漸長,陽氣上升,陰氣減弱,象徵天地平衡。古時帝王舉行迎日祭祀,以示敬畏自然。
對台灣而言,春分象徵陽氣增強、運勢轉變,也被視為生命復甦的時刻。古代農民依春分規劃農事,諺語云:「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形容此時萬物生機勃發,是農耕、播種施肥、插秧的最佳時機。而在全球許多國家的月曆中,春分氣候回暖更是一年的起點,代表新希望的開始。
經歷了連續三個節氣的濕冷,春分之際,終於迎來和煦春陽,正呼應了陽氣上升的時令變化。在暖陽的沐浴下,喚醒睡眼惺忪的萬物,植物紛紛挺拔而立、潺潺的磺溪生態也開始活絡,園裡花朵綻放得更加鮮豔動人,映襯著湛藍的天空,呈現出繽紛靈動的色彩,讓人不禁想放下繁雜俗務,踏春賞花,擁抱這片生機勃勃的美景。
藥用植物在冬季蘊藏精華,至仲春時節萌發嫩綠新芽,散發出清新的草本香氣。正如民間俗諺所言:「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當柴燒」道出藥用植物須順應時序適時採收,方能發揮其最佳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