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順天堂藥廠創辦人故許鴻源博士向國有財產局承租陽明山山坡農地,規劃發展為中草藥園,種植當歸、川芎、山梔子、柴胡、桔梗等中藥材與牛膝、山藥等本土藥草,作為研究並兼具示範與教學等目的之園地。
2005 年初由許創辦人子女以許氏基金會及故沈重光副董事長創設之財團法人沈水德翁文教基金會聯合捐助資金並提出園區重整計劃,委由財團法人台灣必安研究所負責規劃與管理,以中草藥社會推廣教育及休閒養生二大主題目標,推廣“順天應人”之樂活觀念。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重要節氣。此時天氣清朗,陽光和煦,微風輕拂,草木蓬勃生長,百花競相綻放,萬物欣欣向榮,天地間一片生機盎然,因此被稱為「清明」。
古人順應這一時節的明媚春光,投入各種舒展身心的戶外活動,如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等,盡情感受天地清明之氣,擁抱生活的美好。
清明既是節氣,也是華人社會的重要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掃墓祭祖,緬懷先人,表達慎終追遠的敬意,同時也藉由親近自然,延續生命與春天的連結。
經過三月乍暖還寒的解凍,四月的清明時節迎來溫暖和煦的陽光,使藥草園顯得格外舒適。一踏入園中,便聽見鳥鳴此起彼落的唱和,藍鵲飛越樹林時發出的獨特啼聲格外清晰,彷彿宣告著牠正守護這片生機勃勃的園地。
微風輕拂,植物隨著蟲鳴鳥語輕輕搖曳,時而彎腰,時而搖曳,迎接清明的到來。當小編的鏡頭拉近杜鵑葉間,一隻鮮豔的毛毛蟲映入眼簾,轉身再拍,另一科屬的毛毛蟲也悄然現身;腳步輕踏草叢間時,蚱蜢與螽斯倏地躍起,在綠意間跳躍穿梭,展現旺盛的生命力。許多植物逐漸褪去冬衣,吐露新葉,新舊交替間呈現豐富的色彩層次;在冬日裡彷彿枯盡的杜仲與銀杏,亦悄然萌發可愛的嫩葉,無比吸睛。
新栽的藍莓綻放出玲瓏小白花,部分已結出青翠的果實,再過些時日,就可以採摘品嚐。而旁側的甜橙花隨風飄散幽幽清香,使整座藥草園浸潤在盎然綠意與春日芬芳之中。置身於這片寧靜舒適的園地,小編不由自主地張開雙臂,深深吸上一口天地之氣,將清明的氣息盡收肺腑,好好感受春天的生機。
園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陽金公路
湖山段。海拔高度約600公尺,左前方
為紗帽山,遠眺北投、淡水河、八里、
三重、林口台地等地區,後為七星
山群。數十年來靜觀大台北盆地的
景象更替,默默地記錄著天地風雲的
故事。
園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陽金公路湖山段。
海拔高度約600公尺,左前方為紗帽山,遠眺北投、淡水河、八里、
三重、林口台地等地區,後為七星山群。
數十年來靜觀大台北盆地的景象更替,默默地記錄著天地風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