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與國醫
1981/09/28 新醫藥週刊第841期 第二版
文 董延齡
最近一、二個月國劇界人士,集中智力,排除困難,在中視黃金檔時間,一連串推出的忠義劇展,戲碼幾乎都是以三國演義的故事為題材改編而成的,筆者一直都是忠實的觀眾。
記得小時候看三國演義,對於書中描寫的人物,那種生龍活虎的神態,常常讚嘆不已,尤其關羽的忠義、劉備的仁慈、張飛的勇武、孔明的多智、趙雲的威風八面…都是筆者少年時代景仰的偶像。如今,看到故事中的人物活躍在螢光幕上,更有一番真實感。
如此長時間的連續演出及佈景上的一些改革,可說是國劇上的一次創舉。非但是梨園的一件盛事,更使愛好國劇的人士大飽眼福,然而我們在觀賞之餘不要忘了,今天國劇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固然是由於他們本身的努力,但是,也要歸功政府對國劇的提倡。多年來教育機關除設立復興劇校培養人才外,新聞廣播界也做了許多宣導工作,反觀和國劇並列為我國國粹的國醫,因為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臺三十餘年來,一直處於苟延殘喘的地步。對於中醫的教育工作,雖明訂於大學法內,若干年來,非但未設一所公立的中醫院校,即使公立的醫學院內亦未會有研究中醫的科系;雖有私人創辦的臺中中國醫藥學院,歷年來所培養的人才,少之又少。十多年來雖有考試機關舉辦的中醫師特考,錄取的人數,尚不足彌補中醫的新陳代謝,更遑論研究發展?
站在復興中華文化的大前提下,對於濟世活人且有五千年歷史的中醫國粹,有關機關所投注的心力,反不若日、韓等國,而部份自認對醫學有科學修養的人士,常常批評中醫素質不高,中藥不够科學,筆者站在旁觀者的立場,認為這些說法有欠公允,更不能使關心中醫藥人士信服。試問一種單憑祖傳、學徒或自修而不事教育的學術,如何能有較高的素質,又如何能希望它達到科學的境界?
常言道:「中興以人才為本。」中醫過去有其輝煌的歷史,在西醫未傳入我國以前,中華民族的保健工作,幾乎全由中醫負責。中醫對於中華民族的健康,在五千年的奮鬥史上,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事實,中醫在臨床上的治療效果,也是國人共知的實情,而其無副作用,更是世人所公認的,我們應如何使它復興,並發揚光大,更必須以培養人才為首務。
陳立夫先生說:「害人的方法越少越好,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中醫雖有它的缺點,但也有它的優點。如同西醫一樣,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我們要發揚它的優點,研究改善它的缺點,在臨床上和現代的生化檢驗相結合,相信中醫(藥)的特長,實比近年來轟動世界的針灸(原為中醫的一部份,近年來因為受國際上的重視,似乎漸有獨立的趨勢。)更具價值。由是我們在觀賞國劇之餘,也應當想想,如何來培養國醫人才,發揚中華民族固有的醫藥國粹。
作者簡介
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祖父建文公為魯南名醫。父子祥公,繼承祖父志業,二十六歲即執業,號名育德堂。董延齡自幼耳濡目染,在父親嚴督下,背誦《四診心法》、《雜病心法》、《婦科心法》、《雷公炮製藥性賦》、《湯頭歌訣》等中醫基本著作。於淡江大學畢業後,參加中醫師檢特考及格。為加強研習中醫學術先後曾追隨教授易與醫的南懷瑾老師、明儀法師、孫培榮、朱訓等名家研習中醫內科、針灸、本草等學科。
台灣第一位進駐立法院醫務室駐診的中醫師,為國內外政要多人看診。因盛名遠播,曾應邀至阿拉伯聯合國大公國為國王及多名王室成員看病。曾擔任中醫師典試委員、檢覆委員二十餘屆,及衛生署中醫藥委員多屆。
著有《雜病診治經驗談》、《六味地黃丸為養生妙方》、《延齡醫談》、《中醫急病診治》、《生出優秀寶寶》、《懷孕前後,體質調養手冊》及有聲書《現代優生八部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