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安全再升級 北市聯醫新制SOP防「漏拔針」

2025-07-01 4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學部近日於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發表最新研究,證實透過結合數位科技與醫療團隊協作,能有效降低針灸治療中的「漏拔針」風險,顯著提升患者安全與中醫療效。該研究由中醫醫學部醫師林舜穀擔任通訊作者,帶領團隊完成整體研究設計與數據分析。

所謂「漏拔針」,是指針灸治療結束後,有針具未被正確取出,可能引發局部疼痛、出血、感染,甚至引起醫療糾紛。研究團隊針對2018~2021年間13,920位住院病人的針灸紀錄進行分析,發現傳統標準作業流程(SOP)下,每千次治療約有6.8次漏拔針事件。導入新制數位SOP後,該數據大幅下降至2.2次,漏拔風險降低近六成,成果顯著。

新制SOP的核心在於「科技輔助+團隊確認」,不僅由主治醫師親自操作針灸,治療前更透過醫療團隊會議確認穴位與針數。治療過程同步以電子系統記錄針具數量,結束後由醫師與護理人員雙重確認針具全數拔除,並完成電子簽名,確保萬無一失。

林舜穀表示,這項研究證明,當中醫針灸導入現代化管理流程與數位工具,療效與安全性將更為提升。特別是對中風、癌症、意識不清等高風險住院病人,新流程依然展現明顯的安全效益。

研究同時通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人體研究倫理審查,資料來自全院病歷與不良事件通報系統,研究架構嚴謹,具高度臨床實用性。林舜穀強調,「制度比記憶可靠,流程比經驗更值得信賴。」未來團隊也將持續推動跨院合作與教學應用,期待將針灸安全打造成全民信賴的醫療品質新標竿。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