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沒有,毛病不斷 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2024-09-01 108

基隆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林侑儒提醒,當身體有不舒服的症狀,先就診相對應的科別;當不舒服的症狀持續且經過檢查都沒有問題時,就能懷疑是否為「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的。

林侑儒表示,自律神經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與認知功能、身體健康狀況、心情、心血管風險等等都有關。交感神經就像身體的油門,負責衝鋒陷陣,應付外來緊急狀態,如恐懼、壓力等,並刺激腎上腺分泌,比如心跳加快等,使身體主要系統活動力增加;而副交感神經猶如身體的煞車系統,負責抑制心跳、血壓,使呼吸平緩,降低能量消耗,讓身體器官進行休養及修復。

自律神經失調其實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身體的狀態與概念。自律神經會受外在環境、外來刺激,以及本身的荷爾蒙、個性及身體疾病等多重因素影響,當人遇到壓力的時後,自律神經會立即產生反應,一旦壓力解除,自律神經又會調整回原來的平衡狀態。但當壓力過大或是演變成慢性長期壓力時,平衡狀態遭到破壞,就演變成自律神經失調。

林侑儒建議,透過「自律神經檢測量表」可檢測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一般來說症狀愈多、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性愈高,若勾選符合項目達10題以上,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必要時可至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尋求專業協助。當檢測結果發現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民眾可先檢視生活中的慢性壓力,調整生活作息與睡眠品質,平日可善用腹式呼吸等放鬆技巧,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取,也可透過心理諮商、放鬆訓練、藥物治療等方式,讓自律神經重返或保持平衡狀態。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