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醫藥四十餘年 將近古稀仍續努力 協助發揚中國醫藥工作 前往美國宣導國粹揚名海外 訪問藥學博士許鴻源談近況


1982/07/26 新醫藥週刊第884~886期
在現時代的醫藥界人士,如果提起藥學博士許鴻源先生,可能是很多人都會知道的。因為許博士自留學日本京都大學藥學部,畢業後回國,即在政府衛生機關服務,前後有二十餘年,初在臺灣省衞生試驗所,由課長、技正、副所長,而至代所長,其中並有兼教於臺灣大學、臺北醫學院、文化大學及其他政府機關兼任教授等職,由於成績優異,榮獲上級機關首長,給予多次頒獎,以示表揚。
許博士對藥學方面著作亦多,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藥學專家,因此,其亦於早年則榮獲日本京都大學的藥學博士學位,成為本省藥學權威。
民國六十年,行政院衛生署成立,首任署長顏春輝博士,甚為賞識許博士的才華,因此,特聘請許博士擔任當時新成立的衞生署藥政處長。許博士在任藥政處長時間雖沒有多久,但在該處已建立了好基礎。
許博士離開公職,即應聘擔任美國必治妥研究所負責人,當時對於該所貢獻很大,使該所已奠定了良好基礎,其研究業務亦已蒸蒸日上。
許博士離開必治妥研究所後,即認為協助發揚中國醫藥,實有創立一所專門研究中藥成分之必要,俾益有實際發揚工作,因此,亦可研究中國醫藥所含的療效及其實質的療效,由研究其成分,而發現其實質價值,向世人報告,以增進對中國醫藥優點加以認識,而獲得信賴,加以利用,與作有效的宣揚,因此,特集資創立「臺灣必安研究所」,目前該所實際工作人員計有五十餘人,天天都在作實際對中藥成分研究工作,所得的成果亦至為宏大,並經常提出該所研究報告,資料均很寶貴,頗為醫藥界所重視,故該所在研究中藥成分方面,確有很大的貢獻。
許鴻源博士即是臺灣必安研究所董事長,負責領導工作,由於其領導有方,故該所均能在科學管理,一切均按照原定計劃逐步進行,故其所得成績亦至為輝煌。而該所現已有新式設備,一流研究人才,因此,常被醫藥界認為值得要求參觀之對象。
許博士在臺時間,雖在百忙之中,仍不辭辛苦,應聘任臺中私立中國醫藥學院藥學研究所所長之職,提供其專長,協助該所建立符合現代化的研究所。前兼任該院教授,亦均有好的貢獻。雖目前已離開該職務,由於其過去有誨人不倦,只求工作,不求報酬的精神,仍為人們所樂道。
許鴻源博士在醫藥界服務,前後已有四十餘年,至今雖年近古稀,仍不斷工作,繼續為協助發揚中國醫藥而努力。許博士雖年近古稀,精神矍鑠,身體健壯,有時一日工作十餘小時,在深夜仍能見其工作!這是學人應有之態度,往往為了求知,終夜得不到結論,而不安眠。
有人戲謂:「許鴻源博士有今日仍然精神良好,身體健康,可能與其研究中藥有很大關連,因為中藥有助人長生不老,延年益壽之效」,許博士亦笑答:「有此可能」。可見研究中醫藥,都會有長壽的可能!
中國醫藥界近年來努力發揚之下,目前已引起各國醫藥界之重視,並認為極有研究的價值,期在中國醫藥中尋求西醫無法治癒的疾病,因此,研究風氣至為風行。
許鴻源博士認為中國醫藥各項優點,已引起世界各國醫藥界之重視,為協助其更為發揚,實有赴美國向美國人宣導之必要,故於近年前往美國作實際宣導工作,並在美國設立美國漢方醫藥研究所,作實際研究宣導工作。
圖說: 藥學博士許鴻源(左)在美國仍不斷努力為研究而工作,對宣導發揚中國醫藥更不遺餘力,工作後與其兩位助教(右)合影。
許博士雖在美國作實際協助發揚中醫藥工作,對於在臺順天堂藥廠,及臺灣必安研究所領導工作,仍時刻保持聯繫,經常以長途電話,或不斷以書信來主持其領導工作,無一日間斷。外間有人誤會許博士已不在臺,在臺的業務當不是由他所主持。關於此問題,許博士對本刊記者向其訪問時,表示完全是別人誤會,根本與事實不符,而事實他雖不在臺灣,仍時刻與在臺的業務,保持聯繫,且表示在不久之將來,一俟美國一切業務上了軌道後,他將會即刻來臺主持及領導在臺業務。他並對記者表示,希望有人對其誤會的事,特請本刋記者能將這點小意見,在本刋發表其意見,轉告其親友及關心他的人。
據本刋記者所瞭解,臺灣必安研究所與順天堂藥廠,仍由許鴻源博士所領導,根本沒有任何的變動。
另據許鴻源博士對記者訪問時表示,臺灣必安研究所現有工作人員約有五十餘人以上,每天埋頭苦幹於研究工作,旨為研究中藥成及協助提高中藥品質,以增進人們對中藥療效增加信心,同時為協助外銷日本等地,能提高藥效,取得外人之信賴。目前該所已完成有二十~三十種的中藥之比較藥材學之研究,與增加研究題目,以提高中藥藥材的品質,由於努力的結果,在這方面已有很大的成就,對提高中藥品質,亦有很大的貢獻。
經本刋記者向該所探訪所得,已知該所最近對於研究中藥成分提高中藥品質之研究,均有最新的發現,俟其整理完成後,當可在本刊發表,以供讀者參考。
最近臺大化學中心會有主辦的天然物研究會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許順吉教授及該所陳玉盤博士、許鴻源博士等提出的題目:「藥用植物炮製意義之探討」之報告,頗引起與會人士之重視,並獲得好評,其內容於下:
「千百年來藥用植物在維護我民族健康的保健事業中,擔負重大任務,但各植物因品種、產地、生長年數,採收季節,加工處理方法,儲存時間及方式等之不同,造成品質上極大的差異。一般均以外觀組織切片,和化學分析方法來評論品質之優劣。本文用高性能液相層析儀分析各藥材有效成分之含量,以檢討加工處理與藥材品質之關連。
藥用植物以加工處理方法統稱炮製,是根據中醫在醫學上對藥物不同的要求,而對藥材進行各種特殊製作的技術,其主要目的在於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改變藥物的原性能、改變藥物的粉碎性、清除雜質、促進藥物的溶解性和便於藥物的保存等。本文分別檢討薑、桂枝、黃芩、川芎、當歸、薑黃、鬱金、葛根等藥材,經不同炮製方法處理前後有效成分的變動情形。
從系列分析資料發現大部份藥材的炮製處理,確有助於有效成分的保存與抽取,對藥材品質的提昇具肯定的意義。」
許博士對記者說,其本人鑒於現代醫學雖很進步,但尚無法治療的疾病仍很多。例如癌、膠原病、再生不良貧血、重症肌無力症等疾病,其發病的原因,大部份係吃西藥所引起,可能佔全部疾病的二十%以上,這是根據美國衞生當局最近的統計。
許博士又對記者說,漢方醫學療法因歷史悠久,迄今約有五千餘年,用以人體作實驗,流傳至今,雖時代的久遠,仍有其存在的價值,可見其有最大療效與最大保健的價值,同時亦可補充現代醫學之缺點,亦實有其利用的價值與值得加以宣揚,但如能利用中西醫學加以利用與併用,對維護健康而言,實有其莫大的幫助。
許博士又說,由於東西文化之不同,中醫藥雖有其最大的優點,但卻很少人介紹到美國,僅有一九七二年美國尼克森總統到過中國大陸匪區訪問,曾參觀針灸麻醉方法,帶回美國後,認為這是值得宣揚,於是美國從那時起大力提倡研究針灸,因此,美國為積極研究針灸醫術,不借付出相當的代價,急起直追,予以積極對針灸的研究,故美國目前已有設立十餘所的針灸學校加以傳授研究,亦由此可見美國人現在對中國針灸醫術之重視與加以提倡。但針灸醫術,係我國的國粹,我們為加強維護國人之健康,亦必應有對針灸醫術加以重視與加以提倡之必要,同時亦應有學校之設立,加以培育針灸醫術之後起之秀,以利對我針灸醫術國粹之加以發揚。
許博士又對記者說,我們中藥湯藥,雖有其最大療效的價值,但可借很少有人介紹到美國去,甚至連最基礎而又最佳之《傷寒論》,都沒有人加以翻譯而介紹到美國,何況說到其他的,莫怪美國人迄今對中醫藥的湯藥不但不知道,亦無法加以了解,而且甚為模糊,如果我們要使美國人重視中醫藥,發揚中醫藥,應該重視這些問題,加以整理,作為最有效的宣揚方法,發揚到國外,否則,必然流於口頭發揚中醫藥,而不作實際發揚工作,那於事何補?
許博士對於記者訪問時,對於詢問要如何才能做到實際宣揚中國醫藥國粹的問題時,表示說,為發揚中醫藥並使中醫藥能成為世界醫藥者,最主要必須有人做中間的發揚者,致力於發揚工作,發揚必須將中醫藥書籍,加以翻譯,作深入淺出,使美國人看得懂,而得其信賴,然後求之發揚,其實當會得到事半而功倍了!
許博士又說,他為使實際發揚中醫藥國粹,在一九七六年在美國加州,設立漢方醫藥研究所,雖起初因中西文化之不同,不易受到西方醫師之重視與接受,但經過幾年之努力,已發現有了發芽而生長,該所在當地主要從事於下列等重要的工作:
一、出版研究所英文彙報:每年有六期加特刊二期,共有八期,現已出版到了三十九期。
二、出版圖書:已出版有英文《自健自療》、《中國醫藥概論》、《傷寒論》、《圖解重要漢方方劑之解說》。現擬繼續出版者,有《漢方診療醫典》、《漢方對疑難雜症之治療-癌腫篇》、《漢藥之化學》等。
三、出版教育性刋物:其中有①《重要方劑之用法》;②《婦女病之治療》;③《中國醫藥之特色》;④《非病之病》。
四、講義:目前有二班:①初級班,②高級班,約有四十名醫師參加學習,每週各三小時上課。其中僅一人係中國人,由澳州去的。
五、講演會:經常有舉辦各項講演會。
許博士又對記者說,他在今年三月十九至廿三日,在美國紐約市舉行一次規模很大的講演會,名稱為「世界傳統醫學大會」,主講題目:應將做「比較藥材學」之特別講演,當時前往參加聽講之人數為數甚多,真是座無虛席,且甚受重視,當時參加的各國人士,其中有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法國人、澳洲人等,計有三十餘國的人士參加,真是盛況空前,最可借臺灣無一人前往參加,因此,他為著臺灣爭面子,以臺灣的代表參加,以表示愛國,與為國爭光。該講演會之召開,亦受世界衞生組織至為重視,該組織曾派其主管前來指導。
許博士最後對記者說,他在美國加州創辦的美國漢方醫藥研究所,一切已漸進入軌道,因此,將於不久之將來可以回國專門指導臺灣順天堂藥廠及臺灣必安研究所,希望在科學中藥方面,會有更多更大的貢獻,以答謝多年來各愛護者多方之愛護。
另據記者所悉,許博士在美國多年來對協助發揚中國醫藥,不餘遺力,其努力並不白費,目前在美國加州方面,提起藥學博士許鴻源先生,其聲望之高,以及人緣之佳,可謂為多數人所敬佩,其好評之聲似有較之在國內為高,可見其在美國努力之成功,可謂名揚海外,為國爭光。
其出版的《傷寒論解說》,更是轟動加州醫藥界,認為最有價值與最有實用的書籍,真是洛陽紙貴,一時曾發生搶購現象,且在當地醫藥界已成為人手一份之佳書,這種情形亦為當地前所有醫藥書籍所未有之現象,亦由此可見其有最大之貢獻與無上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