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藥材考察 ─ 人參

2009-06-09 448

摘要:
 
人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古名「人葠」,因根如人形而得名。人參的根直接乾燥為白參,經蒸煮再乾燥者為紅參,自古是補元氣、安神益智、健脾益氣、生津的高貴藥材。然考察歷代本草書籍,發現人參主產地由河東諸州移到長白山區,主要來源從野生植物變為家種作物,確有很大變動。本文特就產地變遷、土壤天候、人工栽培等項提出報導,另外,現代社會對人參品質的要求與規範,亦一併陳述。人參是多年生植物,通常在栽植六年後採收,因此,農藥的累積殘留成為用藥安全上的最大考驗;事實上,多起市售人參藥材的調查報告顯示,不含農藥殘留者反而是少數,值得大家注意。
 
【古籍的產地】
 
《名醫別錄》:生上黨山谷及遼東。圖經:人參生上黨山谷及遼東,今河東諸州及泰山皆有之。遼東,遼河之東與韓國。上黨,今山西省東南部。河東諸州,指的是黃河流經山西省西部成南北向,故山西黃河以東者統稱河東諸州。泰山,今山東省泰安縣北。由上述產地與今日栽培的產地,除河東諸州外大致相同。

ginseng_map.jpg

人參,古本草以生於上黨者為道地。宋朝《圖經本草》的潞州人參圖,指的就是山西上黨潞州(今長冶縣)一帶的五加科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er。清代乾隆皇帝曾為人參寫過頌詩,他自注說:「昔陶弘景稱人參上黨者佳,今惟遼陽、吉林、寧古塔諸山中所產者神效,上黨之參直同凡卉矣。」說明道地人參的產區在清代時已由古代的山西上黨移轉到東北。
 
【現今的產地】 


【本草圖】

 

【植物的分布】
 
現在天然的人參植物,分布於長白山、小興安嶺東南部地區,野生已很稀少。為多年生草本,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於海拔500~1000m,山地緩波或斜坡的針闊葉混交林或雜木林,絕大多數為栽培品。

 

【人工栽培】
 
栽培前種子可陰乾貯藏,種胚有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變溫,後者需要2~4℃低溫,各需時3~4個月,沒有完成後熟的種子無法發芽。吉林撫松常於6月下旬,播種前一年採收乾藏的種子,集安等地於8月初,播種當年採收未經曬乾的種子。栽培參於種植5~7年後,9~10月採挖。栽培時對溫度要求不十分嚴格,但萌芽率及幼根增長和根毛的出現以溫度在11.8~15.2℃最好,濕度在30~45%為宜。對土壤選擇較嚴格,要求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腐植土,pH值為5.6~6.8的微酸性土壤生長良好,鹼性土壤不宜栽培,忌連作。主產東北三省,以吉林省最大,約佔全國70%以上。吉林省的撫松、集安、長白、靖宇、通化,遼寧省的遼寧、桓仁、寬甸、新賓、清原等縣為著名產地。黑龍江五常、尚志、寧安、東寧,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湖北也有引種栽培。
 
【地理氣候】

主要產區

範圍

氣溫

雨量

長白山區

約在北緯40~45°,東經122~130°。北起吉林安圖縣,南延伸到韓國境內。屬溫帶濕潤氣候區。

春季風大,降雨漸多;夏季短促,溫涼濕潤;秋季涼爽,多雲多霧;冬季漫長,風霜冷列。山地年平均氣溫2~5℃,山頂平均氣‐7.3℃,一月份平均氣溫‐2.4℃,七~八月平均氣溫8.5℃,無霜期僅53天。

降雨量500~900毫米,因受海洋濕潤空氣影響,東南側降雨量可達1400毫米。

小興安嶺

約在北緯46~49°,東經127~130°。北起黑龍江孫吳縣東南延伸至松花江北。小興安嶺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

四季分明,冬季嚴寒、乾燥而漫長;夏季溫熱而暫短。年平均氣溫‐1℃至1℃,一月份,‐20℃至‐25℃,七月份,氣溫20℃至21℃。無霜期90天至120天。

年降雨量550毫米至67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屬濕潤地區。

 

【市售藥材】
  1. 基原:Panax ginseng C. A. Meyer 
  2. 典藉記載的產地:吉林、遼寧、黑龍江、山東、山西、湖北。 
  3. 代用品或偽品:野缸豆根、櫨蘭根、山萵苣根、商陸根、華山參根、桔梗、南沙參、紫茉莉根、牛蒡根、 華北鴨蔥根、續斷、茛菪根、野胡蘿蔔根、金錢豹根、四葉參根。

【品質規範】ginseng_fig.-7.jpg

 

 

【五大項規格】

 

              品名

 項目

人參

(MH114a)

規格

出處

1

乾燥減重(%)

11.84

15.0% 以下

累計數據

2

水抽提物(%)

49.71

15.0% 以上

累計數據

3

稀醇抽提物(%)

41.00

14.0% 以上

JP;累計數據

4

總灰分(%)

3.25

4.2% 以下

JP;累計數據

5

酸不溶灰分(%)

0.20

1.0% 以下

累計數據

 

 

【HPLC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化學工業出版社, 北京, 1995.
[2]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等編著. 中藥志第一冊,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1982, p.1.
[3]張貴君主編. 常用中藥鑑定大全,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哈爾濱市, 1993, p.10.
[4]徐國鈞、何宏賢、徐珞珊、金蓉鸞等主編. 中國藥材學上冊,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北京,1996,p.305.
[5]朱聖和主編. 中國藥材商品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1990, p.92.
[6]張賢哲、蔡貴花編著. 藥炮製學, 中國醫藥學院印行, 台中, 1988, p.97.
[7]許鴻源編著. 中藥之炮炙, 新醫藥出版社, 台北, 1980, p.11.
[8]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廣東省藥品檢驗所編著. 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第一冊,廣東科技出版社, 廣州, 1995, p.1.
[9]閻文玫主編. 中藥材真偽鑑定,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1996, p.5.
[10]秋山和幸等執筆. 第十三改正日本藥局方解說書―生藥總則, 東京廣川書店刊行,東京,1996,D-808.
[1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第五冊,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上海, 1999, p.5027.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