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忽高忽低 容易導致腎病變

2020-12-01 350

秋冬氣溫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一名中年男子平時無任何不適,但在天氣冷熱交替時,早上起床常感眩暈,直到健康檢查發現血壓收縮壓高達175-180mmHg之間、舒張壓在130-135 mmHg,到了下午,血壓又回復穩定。血壓高低起伏不定的狀況持續數年,患者不以為意,直到公司例行健康檢查才發現事情大條了,腎絲球過濾率(GFR)只剩下53mL/min,尿素氮(BUN) 30 mg/d Creatinine Cr高達2mg/dl,屬於中度慢性腎衰竭。

西醫給予高血壓藥物治療,過了兩個月追蹤,指數不見起色,血壓依舊高高低低,小便的泡沫也越來越多,建議患者有洗腎的心理準備。患者遂至中醫科門診求診,接受中藥、針灸以及飲食調控,蛋白尿血顯著下降變成1個+,Creatinine Cr回復到1.7mg/dl,腎絲球過濾率(GFR)顯著回升到68mL/min。經過兩年,腎臟功能無惡化跡象,血壓穩定,目前仍在積極治療中。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人體的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構造,忽高忽底的血壓所造成的壓力差,容易讓腎絲球質接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引起血管硬化,也會讓腎臟過濾淨化人體血液的功能變差,殘餘的腎元將會增加本身的血流量來補償已經損失的腎功能,殘餘腎元的血流量必須增加,這會對腎元造成惡性循環的損害,所以要補保護腎臟,首重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血壓。

周宗翰建議,最好可以把血壓穩定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忽高忽低的血壓導致的壓力差,反而比長期高血壓對比腎臟的損害更為明顯,當腎功能愈差,血壓就愈不易控制,因此治療上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血壓愈低,對腎臟愈有保護作用,愈能減緩腎功能惡化。

中醫針對高血壓腎病變的治療方式十分多元,用藥方面中醫的治療根據虛損臟器的不同而養肝、健脾、補腎,而降低血壓方面根據病情變化常使用瀉火、潛陽、燥濕、化痰、瀉濁、活血、化瘀等方法辨證使用。另外會加上改善腎臟血流、修復腎絲球功能的中藥材如大黃、丹參、黃耆、車前子;外治法常使用耳尖刺血,具有祛風清熱、清腦明目、鎮痛降壓、減輕高血壓病對腎臟的損害。周醫師提醒,必須要合格的中醫師才可以施作,一般民眾不可自行操作,以免發生感染以及暈針事件。通常已經服用過多西藥的患者,且無法停止使用西藥,這時中藥的使用不見得有必要,所以如頭皮針、耳針、體針對於這類型的患者輔助治療更為重要,搭配中醫外治法可以有效減緩腎臟的負擔,改善腎臟對於血液的通透性。

周宗翰表示,對於患有腎臟疾病還未洗腎的患者,飲食調控更是關鍵:

1.喝水要少量頻飲,原則上當日水份攝取=前一日尿量排出+500~700毫升,避免喝酒以及突然大量灌水,腎衰竭者尤需注意每日體重勿增減太多,儘量少吃醃製及加工製品,味精最好不要用,以免容易口渴喝入過多的水分。

2.控制鈉鉀磷在身體的穩定,過量的鹽份會造成腎衰竭患者高血壓或水腫,一天建議攝取的鹽量約為3~5公克。烹調時可採用醋、檸檬汁、鳳梨或加香辛料如蔥、薑、蒜、花椒、胡椒、香菜等方式來減少食鹽鈉的攝取。平時多補充高鈣食物,乳品及其製品來穩定身體的磷;深綠色蔬菜;堅果種子如黑芝麻、杏仁片、開心果等可適量食用。

降低身體中血鉀,腎衰竭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力,但只要腎臟病人排尿至少1000毫升以上通常較不會產生高鉀血症,但是如果病人有高血鉀症及嚴重腎衰竭時,就須限制飲食中的鉀離子,切忌禁喝各種湯品,包含食補藥膳拉麵的湯頭,鉀離子易溶於水,蔬菜食用時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以減少鉀的攝取量。運動飲料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3.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質攝取,早期腎功能不全時,控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減少尿毒的產生,進而延緩腎功能的衰退。患者會因為過度限制蛋白質導致自己營養不良,必須配合足夠的熱量,才可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這時可以諮詢營養師的建議。

此外,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自己抓的中草藥可能含有腎臟毒性,不可自行服用。建議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檢查,以了解目前身體的狀況。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