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藿香化學成分與藥理研究進展

2021-06-11 248

廣藿香為唇形科Labiatae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乾燥地上部。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廣藿香有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之功效,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等症。
 
研究顯示廣藿香中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類、苯丙素類、萜類(單萜、倍半萜、二萜等)、固醇類、生物鹼類和脂肪酸類等。廣藿香中揮發性成分為主要功效成分,包括百秋李醇(patchouli alcohol)、廣藿香酮(pogostone)、α-愈創木烯(α-guaiene)、δ-愈創木烯(δ-guai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α-廣藿香烯(α-patchoulene)、β-廣藿香烯(β-patchoulene)、β-欖香烯(β-elemene)等等,其中以百秋李醇和廣藿香酮含量最高。廣藿香中黃酮類成分包括藿香黃酮醇(pachypodol)、商陸黃素(ombuin)、芹菜素(apigenin)、鼠李素(rhamnetin)和芹菜素-7-O-β-葡萄糖苷(apigetrin)等。
 
現代藥理研究廣藿香具有保護胃腸道、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鎮痛、解熱、止吐、鎮咳、化痰、通便、抗氧化、抗腫瘤和調節免疫系統等作用。臨床上廣藿香多與其他藥材配伍治療胃腸感冒、急性胃腸炎、泄瀉、發熱、甲型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症,另用於防治消化性潰瘍和頑固性呃逆(打嗝)等消化系統疾病、耳鼻喉科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甲狀腺亢進、高尿酸血症、口腔潰瘍、糖尿病腎臟疾病、尿毒癥、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自2020年初開始,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所引起肺炎疫情,中醫認為病因屬性為“濕毒疫”,濕困脾閉肺,使氣機升降失司,可使用含藿香中藥複方防治新冠肺炎。有學者利用網路藥理學與分子對接方式進行研究,發現藿香中所含槲皮素(quercetin)、葛花苷元(irisolidone)、芫花素(genkwanin)、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 7-O-β-D-glucoside)、菲酮(phenanthrone)、百秋李醇(patchouli alcohol)等化學成份能調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等活性,參與免疫應答、炎性反應等過程而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卓娜、吳衛剛、張彤、王冰,不同產地廣藿香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9,21(06):1227-1231。
  2. 馬川、彭成、李馨蕊、熊亮、周勤梅,廣藿香化學成分及其藥理活性研究進展,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43 (01):72-80。
  3. 陳嘉穎、馬鋼華、錢菲、孫禮芹、李光霞、張劉強、李醫明,廣藿香中非揮發性化學成分研究,中草藥,2021,52 (05):1240-1251。
  4. 曾方興、曾慶明、朱瑞雪、張海宇、鄭仲華,廣藿香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6 (06):1119-1122。
  5. 樊啟猛、潘雪、賀玉婷、朱志飛、肖美鳳、周晉、周逸群、鄧凱文、孟蕾、賀福元,中藥及其複方對病毒性肺炎的免疫調節作用研究進展,中草藥,2020,51(8):2065-2074。
  6. 周文靜、張萌、閆宇晨、王珊珊、彭濤、李豔彥、柴智,基於網路藥理學與分子對接探討藿香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分子機制,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20,34 (09):1-4+120-122。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