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轉譯

首頁做研究中藥科學新知臨床轉譯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以臨床指引中「抗病毒」與「免疫調節」藥物組成為主的「輕症方」,輔以臨床與現代科學研究,研發出由魚腥草、北板藍根、黃芩、栝蔞實、荊芥、桑葉、薄荷、厚朴、防風、炙甘草等10種中藥複方「臺灣清冠一號(NRICM101)」。

杞菊地黃丸能穩定淚液膜,改善角膜上皮(Corneal epithelium),可用於舒緩乾眼症相關症狀。

本篇作者以藿香正氣散為研究題材,評估臨床上治療諾羅病毒感染性腹瀉之效用

十味敗毒湯併用抗組織胺,具有較佳改善蕁麻疹之效用

洛神花具調節血壓與血脂之效用,未來可用於高血壓前期患者血壓與血脂之調節。

葛根湯可用於緊張性頭痛合併其他疼痛症狀使用

抑肝散針對高加索人種,亦能有效治療焦慮症。

日本民眾已廣為接受利用漢方來治療身體相關疾病,而於本篇研究中,作者利用漢方,於臨床案例研究中有效舒緩患者偏頭痛之情形

抑肝散能有效改善思覺失調症,未來可與西藥一同進行整合治療
2024-08-05 1182 •   
# 抑肝散  

洛神花茶可有效改善六項體適能指標,並無顯著副作用
2024-07-22 579 •   
# 洛神花茶  

於12週臨床試驗中,中藥複方BDT1可有效降低肺炎就醫率,且無肝臟與腎臟之安全性疑慮。

黃耆皂苷補充品可縮短肌肉發炎時間,增進肌肉再生,並恢復肌肉強度

麥門冬湯變方可促進肺功能,降低氣喘相關症狀,未來可應用在治療輕度至中度氣喘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