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與炙甘草
2019-08-15
4817
《藥典》記載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er、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乾燥根及根莖。主產內蒙古、山西、甘肅、新疆等地。春、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甘草入藥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就將其列爲上品藥。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爲「國老」,並言:「此草最爲衆藥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將甘草推崇爲藥之帝師,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藥中甘草爲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衆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亦有詩曰:「砂礫劣境生,紅妝裹瘦身,一生甘甜渡,善調諸賢君」,概括了甘草的生長環境、性狀特徵及部分功效。
甘草又名蜜甘、蜜草,蕗草、國老、甜草、甜根子;歸心、肺、脾、胃經,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甘草爲臨床常用中藥,有生甘草與炙甘草之分。
生甘草味甘偏涼,長於瀉火解毒,祛痰止咳。臨床多用於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癰疽瘡瘍,胃腸道潰瘍,食物中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例如治療咽喉腫痛《傷寒論》的桔梗湯。
炙甘草性味甘溫,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緩急止痛。臨床多用於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四肢攣急疼痛,心悸、脈結代,可解附子毒等。例如治療脾胃虛弱倦怠無力《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四君子湯;用治心悸、脈結代《傷寒論》的炙甘草湯。
《本草疏證》:「甘草之用生、用炙確有不同。大率除邪氣、治金創、解毒,皆宜生用。緩中補虛,止渴,宜炙用,消息意會之可矣。」
《藥品化義》:「甘草生用凉而瀉火,主治散表邪,消癰腫,利咽喉腫痛,解百藥毒,除胃積熱,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熱之力也。炙用溫而補中,主脾虛泄瀉,胃虛口渴,寒熱咳嗽,氣短困倦,勞役虛損,此甘溫助脾之功也。」
炮製
生甘草為淡黃色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形成層環明顯,射綫放射狀,切面有明顯的菊花心,外表皮呈紅棕色或淺棕色。炙甘草是用蜜烘製過的甘草,表面紅棕色或深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
古代炮製文獻研究蜜製甘草最早見於唐代的《千金翼方》,其上有「蜜煎甘草塗之」的記載。此外,有的文獻尚載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如: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曰:「蜜炒」,明代的《炮製大法》則要求「切片用蜜水拌炒」。明代的《先醒齋廣筆迹》、清代的《成方切用》都提到了「去皮蜜炙」。在炮製作用方面,宋代《本草衍義》有「入藥須微炙,不爾亦微凉,生則味不佳」的記載。
甘草為豆科植物的根,有豆腥味,且味微苦,蜜製後氣味會改善,所以炮製亦有矯味矯臭的作用。
炮製方法是先將蜂蜜置鍋中煉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甘草片拌炒均勻,悶潤4~5小時,置炒藥鍋內用文火加熱翻炒,炒至深黃色,微帶光澤,不黏手時取出,攤開放涼後密封保存;約每100公斤甘草片用25公斤煉蜜。
藥理作用
甘草含有三萜皂苷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即甘草甜素,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苷,為其甜味成分。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對組織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幷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甘草黃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此外,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的粘膜;甘草甜素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實驗結果顯示,蜜製甘草可增強止痛作用,鎮痙以生用為佳,延長睡眠以炙品為好。
禁忌
甘草不宜與甘遂、大戟、芫花同用。
摘自: 新醫藥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