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炮製
2019-09-25
1119
附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有「回陽救逆第一品」,「補命門真火第一要藥」之著稱。功效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神農本草經》:「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本品為烏頭的塊根上所附生的塊狀子根,故名附子;其乾燥母根稱之烏頭;大而長的附子塊根為天雄;附於天雄而生長的小塊根稱為側子。
烏頭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分布極廣,塊根呈倒圓錐形,常側生一至幾個同形子根,在夏秋季開花,花瓣呈藍紫色,花色甚美,可供觀賞,又因花形呈僧鞋狀,故有僧鞋菊之稱。
生附子
《本草經疏》更載明了其性能特點與生長環境的關係,謂「附子全稟地中火土燥烈之氣,而兼得乎天之熱氣,故其氣味皆大辛大熱,微兼甘苦而有大毒。」
附子藥用歷史悠久,對於多種急重症療效獨特,但其生用毒性較大,多為外用,因此需久煎或炮製以去毒存性,便於內服。現代臨床常用附子來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壓狀態,感染性、創傷性、中毒性休克等,均有很好療效。
研究顯示,附子所含烏頭鹼等二萜類生物鹼對心臟、神經都有著廣泛影響,中毒症狀會出現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神志不清、言語不清、流涎、噁心嘔吐、腹瀉;嚴重者四肢抽搐、呼吸困難、四肢厥冷及昏迷等表現。
《本草問答》記載:「四川彰明縣採製附子,必用鹽醃,其醃附子之鹽,食之毒人至死,並無藥可解。可知附子之毒甚矣,然將醃附子之鹽放於竹筒中,用火煅過則無毒,入補腎藥又溫而不烈,反為良藥。」《景岳全書》提到:「雖云有毒,而實無大毒,但制得其法,用得其宜,何毒之有?」
炮製
附子的炮製始見於漢代,如火炮法《玉函》;晉代炒炭《肘後》法;南北朝劉宋時代用東流水並黑豆浸《雷公》;唐代有蜜塗炙《千金》、紙裹煨《理傷》的方法,演變至今其炮製方法約有70餘種。從漢代至唐代均沿用「炮、燒、煨、炒」等火炮方法為主。宋代新方法出現最多,在沿用「炮」的基礎上,發展到用液體輔料炮製,包括水洗,水浸、鹽浸、醋浸、童便浸,及藥汁制如薑汁浸、黃連炒、黑豆煮、甘草制、生薑、蛤粉同煮等。明代以後,基本沿用古法,其中以蒸、煮等濕法為主,輔料也較為固定,如甘草、薑、童便、黑豆、鹽等。
附子於夏秋季採挖,除去母根、鬚根及泥沙,稱為「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
- 鹽附子: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食鹽,繼續浸泡,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 黑順片:取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切成約0.5c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用黄糖及菜油製成的調色劑,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到出現油面、光澤後,烘至半乾,再曬乾或繼續烘乾,稱黑順片。
- 白附片: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約0.3cm的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至半乾,以硫黃熏後曬乾,習稱白附片。
- 炮附片:取淨河沙,置炒製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滑利狀態,加入淨附片,不斷翻炒,炒至鼓起並微變色,取出,篩去沙子,攤晾。
- 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乾燥,篩去碎屑。
附子炮製減毒機制主要是劇毒性的雙酯型烏頭鹼,在炮製過程中水解成苯甲酰單酯型生物鹼,進而水解成醇胺類烏頭原鹼類生物鹼。烏頭鹼類成分其結構上8位乙酰基被脂肪酰基置換,而生成毒性較小的脂生物鹼。在炮製過程中浸、泡、漂、煮等加工過程,使各類型的生物鹼均被破壞和流失。
附子炮製品也要根據臨床需要,除了用藥的安全性,在炮製去毒的同時,也要保留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免影響藥物療效。嚴格的加工、規範的炮製,才能確保附子的安全及有效。
禁忌
不宜與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白及、白蘞等同用。
孕婦禁用,陰虛陽盛者忌服;服藥時不宜飲酒。
摘自: 新醫藥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