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炮製
2019-12-04
624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乾燥樹皮,剝取樹皮後,曬至半乾,壓平,刮淨栓皮,至顯黃色爲度,不可傷及內皮,刷淨曬乾,放置乾燥通風處。黃柏苦寒沉降,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力强,歸腎、膀胱經,長于清下焦濕熱。
《神農本草經》將黃柏列為上品,其炮製始見於南北朝劉宋時期《雷公炮炙論》的蜜炙法。唐代有炙製和醋製的方法,宋代有炙焦、蜜炙,炒製、蜜漬、酒浸、炒炭、鹽水浸炒和葱汁拌炒、膽汁製等炮製方法。明代增加了童便酒蜜鹽同製以及乳汁製、童便製等法。清代又增加了米泔製、附子汁製、煆炭、薑汁炒黑等炮製方法;現今臨床多以生用為主。
歷代對黃柏炮製記述較多,如《本草從新》:「生用降實火,蜜炙則庶不甚傷胃,炒黑能止崩帶。酒製治上,蜜製治中,鹽製治下」;《本經逢原》:「黃柏,生用降實火,酒製治陰火上炎,鹽製治下焦之火,薑製治中焦痰火,薑汁炒黑治濕熱,鹽酒炒黑製虛火,陰虛火盛面赤戴陽,附子汁製」;《本草輯要》中說:「炒黑能止崩帶」。
生黃柏
炮製
黃柏古稱黃檗或黃檗皮,因其炮製方法不同,藥用有生黃柏、炒黃柏、酒黃柏、蜜炙黃柏、鹽黃柏、黃柏炭之分。
生黃柏苦燥,性寒而沉,瀉火解毒和燥濕作用較强。多用於濕熱痢疾、黃疸、熱淋、足膝腫痛、瘡瘍腫毒、濕疹等。《傷寒論》中治熱痢下重的白頭翁湯、治濕熱黃疸的栀子柏皮湯和《外台秘要》中的黃連解毒湯均選用之;生黃柏亦常用於治療因熱毒熾盛所引起的癰腫瘡瘍等外科疾患。
炒黃柏系黃柏經炒製後入藥者,經炒製後,其寒性得緩,故素體脾胃虛弱者用之較宜;此外,炒黃柏亦常用於腎水不足虛火內擾所致諸證。
酒炙後可降低苦寒之性,免傷睥陽,幷借酒升騰之力,引藥上行,清上焦之熱。酒黃柏善清上焦血熱,可用於陰火上炎所致口舌糜爛等證;且酒炒能變其寒性收引之弊爲活血散瘀之利,可潛行散入血分,宜用於瘀而有熱者,常與紅花、丹參、桃仁、乳香、沒藥等藥配伍應用。
蜜炙黃柏能入中焦,清中焦之火而不致傷脾胃之陽。《藥品化義》載:「黃柏用蜜水拌炒,取其戀膈而不驟下,用治五心煩熱、目痛口瘡等證。」
鹽炙可緩和苦燥之性,增强滋陰降火,退虛熱的作用。鹽黃柏善下行以治下焦之火,主降陰火而救腎水。臨床應用以滋腎陰、清虛火時,選鹽黃柏配方爲佳。
黃柏炭清濕熱之中兼具澀性,多用于便血、崩漏下血。黃柏炭清熱泄火之力雖减,但清熱止血之功較著,可用於治療邪熱熾盛或虛火內熾引起的多種出血證,如便血,尿血、崩漏等。
性狀
黃柏爲微捲曲的絲或小方塊。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切面鮮黃色。體輕,質脆,易折斷。氣微,味苦。
鹽黃柏深黃色,有少量焦斑,味苦微鹹。
酒黃柏深黃色,有少量焦斑,略具酒氣,味苦。
黃柏炭表面焦黑色,內部深褐色,味苦澀。
現代研究
黃柏主含小檗鹼,幷含少量木蘭花鹼、黃柏鹼、掌葉防己鹼等。已知小檗鹼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是黃柏的有效成分之一。現代對黃柏的炮製研究,主要以小檗鹼爲指標,也有以抑菌、抗炎、解熱、胃分泌功能等爲指標的。
研究表明,黃柏絲經清炒、酒炒、鹽炒後,小檗鹼變化不大;而經炒炭後小檗鹼損失殆盡。黃柏、黃柏絲、鹽炙黃柏絲、酒炙黃柏絲的薄層層析行爲基本相同,且均有小檗鹼和木蘭鹼的斑點,而黃柏絲炒炭後斑點减少。周華蓉等研究,黃柏經炮製後其小檗鹼的含量亦明顯降低,以生黃柏爲100%,則鹽黃柏降低11.79%,酒黃柏降低16.98%,炭黃柏降低94.01%。
黃柏炭中小檗鹼損失殆盡,而鹽黃柏和酒黃柏中小檗鹼含量,與生黃柏相比變化不大。上述各研究看來,黃柏經不同方法炮製後,小檗鹼的含量與炮製溫度高低和受熱時間長短有關,黃柏炭因經高溫處理,故小檗鹼損失嚴重。
對黃柏及其不同炮製品的水煎劑進行了抑菌、抗炎、解熱、胃分泌功能等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炮製條件的製品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改變,炒制溫度越高,抑菌和抗炎作用越弱。黃柏炮製後總生物鹼含量明顯下降,有毒的成分亞硝酸鹽的含量亦降低,對胃液分泌的抑制作用也减弱。
研究生黃柏、酒黃柏、鹽黃柏、蜜黃柏對小鼠及大鼠胃腸功能的影響,發現生品組與空白組相比,小鼠體重增加緩慢,胃殘留率升高,胃腸推進率下降,對大鼠的胃液分泌有較大影響,表現爲胃液分泌量减少,胃液pH值降低,總酸度、總酸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活性顯著下降,與黃柏的「苦寒傷脾胃」理論相符,而各炮製組均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緩和。
用體外氧自由基生成系統和羥自由基誘導的小鼠肝勻漿脂質過氧化反應方法,評價炮製對黃柏抗氧化作用的影響,結果表明,酒炙品醇提取物抗氧化作用較好。
黃柏炮製品清除羥基自由基能力大小順序爲酒炙品> 生品> 清炒品、鹽炙品> 炒炭品。以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臟黃嘌呤氧化酶活性爲指標,評價黃柏生品和鹽製品抗痛風作用。黃柏生品和鹽製品低劑量和高劑量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小鼠肝臟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抗痛風作用:二者高劑量組對正常動物血清尿酸水平僅有事實上降低的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
摘自: 新醫藥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