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的炮製方法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

2020-01-02 462

《藥典》收載白朮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Atv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乾燥根莖。白朮始見於《本經》,原名朮,列為上品。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採收,除去泥沙,烘乾或曬乾,再除去鬚根。
 
白朮藥材外觀(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本品根莖肥厚拳狀團塊,有不規則瘤狀突起,長5~8厘米,徑2~5厘米,表面灰黃至棕黃色,有淺細縱皺紋。下部兩側膨大稱「雲頭」;向上漸細,有一段地上莖,稱「白朮腿」。瘤狀突起頂端,有莖基痕或芽痕,鬚根痕較明顯。外表黃灰色(生曬朮)或暗棕色(烘朮),有淺波紋及皮孔。質堅硬,不易折,斷面不平坦。烘朮斷面黃白色,角質,中央有裂隙。生曬朮木部淡黃至黃色,有油點。氣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白朮根莖外觀
 
冬朮,冬天曬乾而成,性柔軟,斷面紅葉而油潤,又名「生曬朮」。帶葉朮,質結實,心色白,外皮莒黃,整個圓形,大如拳,留莖以葉扎之,稱「大帶葉朮」,小個圓粒,留長莖以葉扎成一把,稱「小帶葉朮」。
 
白朮性味苦、甘、溫,歸脾、胃二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本草匯言》:「白朮,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藥。脾虛不健,朮能補之;胃虛不納,朮能助之。」
 
炮製
 
炮製處理從唐代有熬黃《千金翼》、土炒《外台》的方法。至明代對炮製目的有較多的闡述,如《入門》:「瀉胃火生用,補胃虛土炒」、《粹言》:「去濕利水用麩炒,補胃用淨土炒」等。
 
現代主要炮製方法有土炒、麩炒等;「土炒白朮」因與「麩炒白朮」藥性相近,然因灶心土不易取得,一般土有安全疑慮而漸被取代。
 
白朮的炮製方法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白朮用水浸泡潤透後撈出,切片,曬乾,是為生白朮。麩炒白朮依《中國藥典》進行炮製,將密炙麩皮撒入熱鍋內,用中火加熱翻炒,待麥麩冒煙時加入白朮片,炒至黃棕色,逸出焦香氣時,取出,篩去密炙麩皮,放涼。
 
 
安全藥材特殊規格
 
「生白朮」為黃白色不規則的薄片,片面散有棕色油點,質堅氣清香。具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等功能為主;用於痰飲、水腫,以及風濕痹痛。
 
「麩炒白朮」表面呈深黃色,偶見焦斑,有焦香氣。麩炒主要緩和燥性,增強健脾、消脹作用;用於脾胃不合,運化失常,食少脹滿,倦怠乏力,表虛自汗。
 
炮製過程中,部分產地農民用燻硫方式以加速白朮乾燥及漂白,熏硫後有硫化物殘留。不僅破壞對鈣質的吸收,對人的胃腸還有刺激作用,而硫磺裏面的鉛、砷、硫會對人體的肝臟或腎臟也會造成嚴重的破壞;如果使用的是工業用硫磺,食用後還會發生更嚴重的中毒。
 
藥理作用
 
其根莖含揮發油,主要成分有蒼朮酮、蒼朮醇、維生素A、白朮內酯﹙Ⅰ、Ⅱ、Ⅲ﹚、芹烷二烯酮、β-芹油烯、含氧香豆素類等以及多種胺基酸。
  1. 利尿作用:白朮不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進電解質特別是鈉的排泄;又有增高尿中二氧化碳容量,pH值以及增加鈉排泄,减少銨排泄。
  2. 對胃腸功能的影響:給大鼠灌胃白朮丙酮提取物,可明顯減少胃液量,提高胃液pH,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白朮對應激性胃潰瘍有顯著抑制作用。
  3. 保肝作用:白朮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可减少肝細胞的變性壞死,促進肝的生長,使升高的ALT下降,防止肝糖原的减少,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恢復。
  4. 對免疫功能的作用:動物實驗證實白朮能延長淋巴細胞壽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增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
  5. 抗氧化作用、抗衰老:白朮煎劑能有效地减少脂質過氧化作用,降低過氧化脂質含量能避免有害物質對組織細胞的破壞,提高過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
  6. 抗癌作用:白朮治療給藥對小鼠肉瘤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白朮揮發油尚能增加瘤細胞的抗原性及抗體的特異性主動免疫。
  7. 7.抑菌作用:白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8. 降血糖作用:動物實驗證實白朮浸膏和煎劑有降血糖作用。
  9. 抗凝血作用:白朮對大鼠的凝血酶原時間顯著延長,作用較雙香豆素差,但強於Butadion。
  10. 對黑素代謝影響:白朮具有啓動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調節黑素細胞功能,增加或减少黑素合成的作用。
  11. 其他:如鎮靜作用、抑制子宮收縮、提高機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
白朮按不同炮製方式,其揮發油含量亦不同。
 
揮發油含量:生白朮>麩炒白朮>土炒白朮。
 
現代研究發現,白朮經炮製後,蒼朮酮轉化為白朮內酯Ⅰ、Ⅱ、Ⅲ 等內酯類成分。蒼朮酮的含量降低,燥性緩和;白朮內酯增加,健脾作用增強;其中又以麩炒白朮中的白朮內酯成份含量較高。
 
摘自: 新醫藥週刊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