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藥材考察 — 漏蘆

2010-05-25 696

【摘要】

漏蘆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在宋代之後,藥材混雜,由證類本草的附圖中顯示當時的漏蘆至少有4種以上的植物來源,且與現在市場主流品,皆有差異。從清代《植物名實圖考》中的記載,漏蘆藥材趨於簡單的使用祁州漏蘆一種。然考察歷代本草書籍,發現漏蘆主產地由最早的陜西,轉移到河北、山西、河南、江蘇、江西,古代市售漏蘆藥材究竟是使用何種基原植物仍然有爭議,各種漏蘆藥材與臨床應用間的關係為何也不清楚。本文特就產地變遷、形態的不同描述、土壤天候等項提出報導。漏蘆為少用藥材,較少引起注意,其藥理作用與臨床的應用,到底該使用哪一種基原植物,值得大家進一步研究。

【古籍的產地與形態】

漏蘆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名醫別錄》:漏蘆生喬山山谷,八月採根,陰亁。陶宏景曰:喬山應是黃帝所葬處,乃在上郡(陜西綏德縣東南)[4];及出近道,市人取苗用之。五代後蜀《蜀本草》韓保昇曰︰葉似角蒿,今曹(山東荷澤市)[4]、兗州(黃河以東山東至江蘇北部,安徽、河南東北部)[4]下濕地最多,六、七月採莖日亁之,黑於眾草。宋開寶《新詳定本草》馬志曰︰“漏蘆莖筋大,高四五尺,子房似油麻房而小,江東人取其苗用,勝於根,江寧(江蘇江寧、南京市一帶)[4]及上黨(山西省東南部)[4]者佳[1,2]。

宋《圖經本草》曰︰漏蘆生喬山山谷,今京東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舊說莖葉似白蒿,有莢,花黃生莢端,莖若筋大,其子作房類油麻房而小,七、八月後皆黑,異於眾草,今諸郡所圖上惟單州(今山東單縣) [4]者差相類,沂州(今山東臨沂縣) [4]者花葉頗似牡丹;秦海州(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一帶)[4]者花似單葉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杆上;海州(今江蘇東海縣)[4]者花紫碧如單葉蓮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蔓菁而細又類蔥本,淮甸人呼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雖別而葉頗相類;但秦州者葉更作鋸齒狀耳。一物而殊類若此,醫家何所適從,當依舊說以單州出者為勝[1,2]。

關於“單州漏蘆”日人熊谷玄隨認為是菊科麻花頭屬植物Serratula coronata L. subsp. insularis (Iljin.) Kitam.。趙燏黃則認為它與薔薇科的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相似。從《證類本草》的附圖看,確與委陵菜相近,但花序不同。難波則認為“單州漏蘆”相當於寬葉藍刺頭(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6]。至宋代漏蘆的來源已呈現複雜性,古代漏蘆根苗均有使用。由《圖經本草》所附的植物圖,與現在使用的祁州漏蘆、禹州漏蘆均有出入。

《植物名實圖考》[3]所載漏蘆附圖,與目前廣泛使用的祁州漏蘆(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較相符[6]。由此推測,明末清初時期,漏蘆藥材以祁州漏蘆為主。

 

古籍漏蘆產地


【現今的產地】[5,6]

一、 目前市場的漏蘆藥材以祁州漏蘆為主,主產於河北張家口、唐山,山西大同、忻州為主。

二、 寬葉藍刺頭(禹州漏蘆),主產於江西。

      華東藍刺頭,主產於江蘇南京、鎮江,河南禹州。

【植物的分佈】[5,6]

一、 祁州漏蘆生於向陽地,亁的山坡地或丘陵。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陜西、甘肅、山東、湖南等地。

二、 寬葉藍刺頭(禹州漏蘆)生於亁旱山坡。分布於東北、河北、山西、內蒙、陜西、甘肅、河南等地。

三、 華東藍刺頭生於山坡草叢。分佈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人工栽培】

   未見報導。


【地理氣候】[7]

 

主要產區

範圍

氣溫

雨量

河北張家口唐山山西大同忻州

(祁州漏蘆)

約在北緯37~42°,東經112~116°,屬華北山地丘陵暖溫帶半濕潤區。

年平均溫度10~12℃。冬天氣溫可降到0℃以下。

降雨量500~800毫米。夏季雨量較多且集中。

江西

(禹州漏蘆)

約在北緯25~30°,東經113~119°,屬江南山地丘陵,中亞熱帶濕潤區。

年平均溫度16~20℃。夏季高溫,冬季較溫暖。

降雨量1400~1600毫米。

春雨綿綿,夏季多雨。

(1)江蘇南京鎮江

 

(2)河南禹州

(華東藍刺頭)

(1)約在北緯31.5~32.5°,東經118~119.5°,屬長江下游,北亞熱帶濕潤區。

(2)約在北緯34~34.5°,東經113~114°,屬華北平原,暖溫帶半濕潤區。

(1)年平均溫度14~16℃。夏季高溫可達30℃。

 

(2)年平均溫度14~16℃。

(1)降雨量1000~1200毫米。以春夏雨量較豐沛。

 

(2)降雨量700~800毫米。夏季雨量較多且集中。

 

【本草圖】[1,2,3]

 

【植物圖】

【藥材圖】

【參考文獻】
[1]宋‧唐慎微撰, 木村康一等編輯. 經史證類大觀本草. 廣川書局, 1970, p.188-189.
[2]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 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1966, p.568.
[3]清‧吳其濬. 植物名實圖考, 世界書局, 1992, p.269.
[4]謝壽昌等編著.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台灣商務書印書館, 1975, p.44,47,328,398,579,723,744,809,884.
[5]徐國鈞主編. 中國藥材學上冊, 1996, p.461.
[6]樓之岑、秦波. 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北方編第1冊,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 pp.641-652。
[7]中國藥材公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編著. 中國藥材資源地圖集, 科學出版社, 1995.
[8]楊世林主編. Chinese Common Medicinal Plant, 北京藥用植物研究所.
[9]中國本草圖錄卷十. 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89, p.173.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