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藥材考察 — 劉寄奴

2010-06-03 822

【摘要】

劉寄奴始載於唐《新修本草》,本品味苦、溫,主破血、下脹,由植物形態的描述,以菊科的奇蒿最為相似,其他如白苞蒿、華澤蘭亦有可能。現在台灣中藥材市場以陰行草作劉寄奴使用,本品始載於清《植物名實圖考》,味苦、寒,治飽脹、順氣化痰,又稱黃花茵陳、金鐘茵陳。由產地及基原均出現變遷的藥材實不多見。本文就產地、基原及天候環境等項提出報導,並希望使用者能依不同藥材、不同效能給予區別。

【古籍的產地及基原】

劉寄奴草始載於唐《新修本草》,蘇恭曰:劉寄奴草生江南(約今江蘇、安徽、江西三省[4])莖似艾蒿,長三四尺,葉似蘭草,尖長,子似稗而細,一莖直上有數穗,葉互生[1]。

《蜀本圖經》云:葉似菊,高四、五尺,花白,實黃白,作穗蒿之類也。今出越州(廣東合蒲縣東北[4]),夏收苗,日亁之[1]。

宋《圖經本草》:劉季奴草生江南,今河中府(山西永濟縣[4])、孟州(河南孟縣[4])、漢中(陜西南鄭縣[4])亦有之。春生苗,莖似艾蒿,上有四稜,高三、二尺巳來,葉青似柳,四月開碎小黃白花,形如瓦松,七月結實,似黍而細,一莖上有數穗,互生。根淡紫色,似萵苣,六月、七月採苗,花、子通用。並附圖滁州劉季奴[1]。

按上描述均屬菊科植物,以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習稱南劉寄奴最為相似[6]。

陰行草載於清《植物名實圖考》,謂:陰行草產南安(雲南楚雄[4])。叢生,莖硬有節,褐黑色,有微剌,細葉,花苞似小罌上有歧,瓣如金櫻子形而深綠,開小黃花,略似豆花,氣味苦寒。……,湖南嶽麓(湖南長沙嶽麓山[4])亦有之,土呼黃花茵陳,滇南謂之金鐘茵陳,……[3]。為玄參科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無誤。

 
 

【現今的產地及基原】

奇蒿主產於浙江、安徽、福建等地[6]。市售劉寄奴以陰行草為主,又稱北劉寄奴,主產於東北、河北、天津、山東、河南、山西、陜西、江蘇、貴州、福建、雲南等地[6]。

 

【植物的分布】[5,6]

一、 奇蒿分布於華東、中南及西南。生於山坡林邊、路旁、溝邊草叢中。
二、 陰行草分布於華北、華東及中南。生於山坡、草地、路邊草叢中。

【人工栽培】
   均無栽培情形。
 
【地理氣候】[7]
 

主要產區

範圍

氣溫

雨量

浙江安徽廣西福建產區

(奇蒿)

北緯25~35°,東經105~120°。屬暖溫帶至中亞熱帶濕潤區。

年平均氣溫約14~20℃。

年降雨量700~1400毫米。越往北方雨量漸少。

華北、華東產區

(陰行草)

北緯35~38°,東經119~123°,屬暖溫帶濕潤區。

年平均氣溫約12℃。全年冷熱區別。

年平均降雨量700~900毫米。冬天乾燥,夏天多雨。

【本草圖】[1,2,3]

 
【植物圖】
【藥材圖】
 
【HPLC圖】
 
 
【參考文獻】
[1]宋.唐慎微撰、木村康一等編輯. 經史證類大觀本草. 廣川書局, 1970, p.312.
[2]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 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1966, p.559.
[3]清.吳其濬. 植物名實圖考, 世界書局, 1992, p.238,358.
[4]謝壽昌等編著.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台灣商務書印書館, 1975,p.326,445,513,585,946,1102,1276.
[5]徐國鈞主編. 中國藥材學下冊,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6, p.1569,1619.
[6]樓之岑、秦波主編. 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北方編第1冊, 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5, pp.760-770.
[7]中國藥材公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編著. 中國藥材資源地圖集, 科學出版社, 1995.
[8]北京藥用植物研究所. Chinese Common Medicinal Plant.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