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類中藥簡介(1)---補氣代表 黃耆

2009-09-15 1136

一、產地

黃耆為多年生荳科草本植物黃耆的根,種類繁多,主要產於甘肅、陜西、蒙古、河北、山西等地。以膜莢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內蒙古黃耆A. mongholicus Bunge 質量較佳。蒙古黃耆主要產於蒙古、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新疆等地。膜莢黃耆主要產於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內蒙古等地,故黃耆以北黃耆質地較佳。

二、化學成分

含多糖、單糖、黃酮類、生物鹼(膽鹼、甜菜鹼)、多種氨基酸、葡萄糖醛酸及微量葉酸等,及硒、硅等多種微量金屬元素。

三、藥理研究

(一)古代藥理作用述說

能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瘡生肌,利水消腫。《本經逢原》謂“能補五臟諸虛,﹒﹒﹒﹒無汗則發,有汗則止,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托已潰癰。” ﹒﹒﹒﹒性雖溫補,而能通調血脈,流行經絡,可無礙于壅也。”《本草求真》也有“黃耆,入肺補氣,入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稱”的論述。

(二)現代藥理作用研究

  1. 有強心作用,能增強正常心臟的收縮,對中毒及疲勞的心臟作用更為顯著。
  2. 有中度利尿及降壓的作用,能擴張冠狀血管及全身的末稍血管,因而使血壓下降。臨床上作為利尿、降壓藥時,不宜單味使用,需配合相應的藥物,以治虛性的水腫和虛性高血壓,有一定的效果。
  3. 有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作用,可防止氯仿、組織胺或負壓所造成的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的現象,並能使X光線引起的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的病理現象迅速復常。
  4. 有止汗作用,能閉塞皮膚的分泌孔,抑制發汗過多。
  5. 有消渴作用,黃耆能補氣、生津,氣津兩傷的糖尿病(俗稱消渴症),單用熬膏服用即有效。
  6. 有類似性激素的作用。

四、性味歸經

性甘,微溫,歸入脾、肺經。

五、免疫抗體誘發的研究

  1. 對白血球細胞的影響:用100﹪黃耆注射液以0.3毫升/隻給小白鼠皮下注射5天,能使血液中的白血球細胞及多核白血球細胞顯著增加(p<0.01)。用黃耆防治慢性氣管炎時,用藥後白血球細胞吞噬指數上升。
  2. 對網狀內皮系統的影響:《本草備要》謂黃耆“生血、生肌、排膿內托,瘡癰聖藥”。《神農本草經》謂“主癰疽,久敗瘡‧‧鼠廔‧‧小兒百病”。
  • 黃耆是治療氣虛瘡癰成膿不潰或潰後久不斂口者之常用藥,各種感染性疾病有氣虛者均用之,這與黃耆提高機體白血球細胞及網狀內皮系統的功能有關。
  • 在用I131化血漿蛋白膠體液給小白鼠靜脈注射時,用黃耆組I131化血漿蛋白膠體液,在血液中的清除率較不用黃耆組快,且若用黃耆配合靈芝、黨參之“靈芝合劑”作用更顯著,故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靈芝合劑”配合抗癆藥治療感染病的小鼠,作用較單用抗癆藥者佳。
  • 另一研究以先給小白鼠靜脈注射炭粒“封閉”網狀內皮系統後,黃耆能促進該系統的恢復,停藥8~12天後其吞噬外來異物的功能仍然明顯增高。未用碳末“封閉”的動物,黃耆的作用較不明顯,故知黃耆治療感染性疾病中的虛證療效較好的原因有如上述。
  • 黃耆及當歸補血湯(黃耆、當歸)能顯著提高小白鼠腹腔及脾臟中巨噬細胞的功能,達到增升血球及巨嗜細胞之功能。
  • 在體外用小白鼠肺巨噬細胞加黃耆液後,其吞噬白色葡萄球菌的能力顯著增強。
  • 用黃耆給家兔肌肉注射22天後,肺部巨噬細胞數量增加、吞噬白色念珠菌的功能明顯增強,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其表面皺褶和突起增多且長,溶脢體豐富,組織化學發現其琥珀酸脫氫脢和非特異性酯脢的活性增強,顯示黃耆能增強巨噬細胞代謝、運動和吞噬功能,因知黃耆多糖是增強吞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一種成分。
  1. 對干擾素的影響:
  • 對I型副流行性感冒病毒BB1株感染的28次1898隻小白鼠的實驗中,用黃耆煎液灌服與不用藥組比較有很明顯的治療作用(P<0.001)。尤其是在用小量BB1株病毒感染後10~14天,小白鼠處於尚未完全康復的“體虛”狀態時灌以黃耆液,同時用104 LD50的同一病毒攻擊,此時防治效果顯著提高,平均效果指數達2.0,平均降低死亡率達50﹪;用黃耆液滴鼻同樣有效。
  • 在用青、鏈黴素的對比實驗中,證實了不是由於其抑制細菌的混合感染而起作用。臨床上黃耆亦有防治感冒的作用。
  • 對小白鼠用BB1病毒鼻腔攻擊用NDV(新城雞瘟病毒)或用NDV腹腔注射,能誘生干擾素。但若用黃耆進行防治,則肺部及血清的干擾素顯著增加。
  • 實驗還證明,黃耆不能直接刺激小白鼠產生干擾素,而是促進病毒誘生干擾素的能力。因此,易患感冒者服用黃耆後可以提高白血球細胞對(NDVⅡ系減毒株)病毒誘生干擾素的能力(P<0.01),並與感冒次數的減少相平行。
  • 用黃耆提取物加入人的適當稀釋臍血中,藉助於NDV誘導,對干擾素的產生有協同作用。但在體外時,0.05~0.4﹪黃耆煎液加入Swiss小鼠脾細胞培養液中,則能誘生其產生r-干擾素,故知黃耆能提高細胞對干擾素的敏感性。
  • 用黃耆處理的人肺二倍體細胞,H3摻入較對照組低(P<0.01),說明其對RNA代謝有抑制作用。由於某些大分子代謝抑制物質可參與超誘導機制而促進干擾素的誘生,黃耆也可能通過此機制而促進干擾素的誘生。
  • 黃耆對環磷酸腺甘(cAMP)亦有影響作用,而適量的cAMP,也有加強干擾素的作用。

由上可見黃耆防治感冒與它促進病毒誘生干擾素的作用密切相關。因為干擾素有抑制病毒繁殖的作用。《醫學啟源》謂黃耆“補肺氣,實皮毛”,肺氣旺盛,皮毛密實,則外邪難干擾,感冒及呼吸道感染減少,這可能與干擾素含量增高有關。

  1. 對黃磷酸腺甘及環磷鳥甘(cAMP及cGMP)的影響:黃耆可提高人及小白鼠血漿中cAMP含量,但此種作用是多元化的,即是對機體不同狀況、不同臟器有著不同的影響。
  • 給小白鼠灌服後,血漿及脾臟中的cAMP量上升,而肝臟中cAMP量下降;血漿中的cGMP量下降,而肝、脾臟中的cGMP量上升。
  • 用黃耆及玉屏風散(黃耆、白朮、防風)給小白鼠灌服後,對脾臟cAMP、cGMP、及cAMP∕cGMP比值呈調節作用,即原基數高者下降,原基數低者上升,且與小白鼠免疫後脾臟溶血空斑數值(抗體生成細胞)有密切相關。
  • 環核甘酸很可能是細胞水平對免疫功能的調節物質,而黃耆及玉屏風散對環核甘酸含量的影響,很可能是其調節脾溶血空斑數的一環。
  • 適量的cAMP有加強抗體和干擾素的作用。
  1. 對抗體生成的影響:
  • 某醫學院微生物組給小白鼠口服黃耆液,對免疫反應早期階段的脾臟抗原結合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的前驅體細胞)有促進增生作用。
  • 流行病防治所發現羊紅血球細胞免疫後的小白鼠的19S抗體產生增加,脾溶血空斑數增加或呈調節作用,此調節作用與脾臟中的cAMP、cAMP∕cGMP的變化呈逆相相關,與cGMP的變化呈正相相關。
  • 黃耆多糖是一有效成分,給小白鼠腹腔注射,能使脾臟顯著增大,表現為白髓擴大,成熟的漿細胞大量增生,胞漿內有大量粗面內質網,呈同心圓狀圍核排列;內質網的池範圍有不同程度擴張,脾內充滿中等電子密度的抗體蛋白質。
  • 黃耆水煎醇沈上清液對小白鼠脾臟溶血空斑數及環核甘酸的含量亦呈調節作用。
  • 黃耆給正常人口服,每日16克,連續20天,血漿IgM增加(p<0.05),IgE增加(p<0.05),cAMP亦增加。對這部分人中有虛證表現者臨床效果較好,副作用少,上述指標改變明顯;有實證表現者則效果較差、副作用較多,上述指標改變不明顯。如服至40天,則IgG亦明顯上升。
  • 給83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注射黃耆液20天後,血中IgG、IgA、IgM均顯著增加(p<0.01~0.001)。用黃耆治療慢性喘息型氣管炎患者,其痰液中IgA∕IgG比值均增加,而且IgA及IgA∕IgG的增加與臨床好轉相一致。
  • 對感冒易感染者服用黃耆或用黃耆液噴鼻後,鼻分泌液中sIgA明顯上升(p<0.001)。並且還證明,鼻分泌液中sIgA水平的波動與感冒的發病率之間呈平行關係。
  • 黃耆促進鼻分泌液中sIgA的升高,能有效地防治感冒等多種呼吸道的感染,因而這也可能是“補肺氣,實皮毛”的原理之一。
  1. 對細胞免疫的影響:

黃耆對慢性氣管炎、慢性肝炎患者及健康人均有促進淋巴母細胞轉化的作用,其作用較大腸菌脂多糖為佳。用於治療慢性肝炎、哮喘、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等,均發現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但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捐血者的細胞免疫影響不大。

  1. 對細胞在體外生長的影響:
  • 黃耆能延長原代人胎腎細胞,原代金黃地鼠腎細胞,原代小鼠腎細胞及人胎肺二倍體細胞的壽命,使後者從自然衰老的61代延長到88~98代。
  • 對人胎腎細胞進行電子顯微鏡觀察,見髓膜樣結構明顯增加(髓膜樣結構是次級溶脢體的形態,溶脢體是細胞各種水解脢的儲存池,能釋放各種消化脢),糖原顆粒體增加,線粒體充滯型含各種物質豐富,組織化學見酸磷酸脢,琥珀酸脫氫脢反應及糖原反應明顯增強。
  • 黃耆對3型鼻病毒,BB1株病毒,3型腺病毒,濾泡性口腔炎病毒,NDV病毒所誘致細胞的病變均有輕度抑制的作用,但黃耆對病毒無直接制滅活性作用。可見黃耆能增強細胞的生命力和抵抗力。黃耆的此種作用可能與細胞多種脢的合成和活性有關,一些脢可以保護細胞免受生物氧化過程中的損害。
  • 抗腎炎作用:口服大量黃耆粉,對大鼠腎毒血清腎炎有阻抑作用,使蛋白尿出現的陽性率,嚴重程度、腎臟病理改變等均低於對照組。亦能降低生理性尿蛋白量,使氯化汞性蛋白尿恢復加快。此外,用四氯化碳所致的家兔、小白鼠肝損傷,用黃耆或黃耆多糖治療,對肝損傷有保護作用。能增加小鼠體重及游泳時間。黃耆多糖能促進動物皮膚潰瘍的愈合。

以上述可見黃耆對免疫功能有廣泛而重要的影響,具有增強或調節的作用。

六、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上有很多的功用,如脾虛症、汗症、脾肺氣虛症、氣血兩虛症、瘡瘍、水腫、消渴症等。

  1. 用於多種原因所致的白血球細胞減少症,以150%黃耆液每日2毫升肌肉注射,治療53例,7~17天後,白血球細胞增加1000個/mm3以上者,占61.2%。
  2. 哮喘:用黃耆治療“虛喘”,現用黃耆液在足三里穴道注射,配合對症治療(不用特殊治療),用於經中、西醫治療效果不佳而多數有過敏史的小兒哮喘41例,每周2次,3個月一療程,共用3~4個治療程,療程間停兩週,治後顯效率為56.1%。其中伴有皮膚濕疹者顯著好轉,感染型哮喘症治療後感染明顯減少。治後的血清IgG及I gA上升,原全血及血漿粘度及血細胞值增加,紅血球細胞電泳減慢及微循環障礙等血瘀症候的改善,與其“通調血脈,流行經絡”的功效有關。用肌肉注射,治療小兒哮喘51例,26例,血清IgA,IgB上升,抗體形成率增加,療效與免疫學指標的改善基本上是一致。
  3. 腎炎:單用黃耆治療腎炎效果不錯,配伍黨參能加速蛋白尿的恢復,單用或于原治療方案中,加用玉屏風散治療有反復感冒或慢性咽喉炎反復發作的腎炎患者24例,顯效17例,有效6例。咽喉炎17/18例好轉,19例易感冒者感冒減少,免疫學指標改善:CH50,C3,RFC,IgG,IgA低下者幾乎都恢復正常,對IgM起調整作用而復常。又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均為治腎炎的常用方,腎炎患者有氣虛症者黃耆幾乎必用。
  4. 萎縮性胃炎:用100%黃耆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共治50例,經3~6個月治療後,顯效11例,好轉35例。
  5. B型肝炎:對慢性肝炎中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均陽性的84例患者,用100%黃耆液每日4毫升肌肉注射,陰性率26.1%,程度下降率23.2%。按中醫分型則對各型均有一定療效,其中以脾虛療效較好。
    多數學者認為慢性B型肝炎是由于持續性病毒感染所致,而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抑制性T細胞(Ts)缺陷是造成這種持續感染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功能缺陷以致不能有效控制B細胞的免疫活性,B細胞得以產生抗細胞膜抗體,持續發生自身免疫過程。而黃耆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它可能是增強機體清除病毒的能力,或增強Ts的功能而間接地抑制或破壞肝細胞的自身免疫。
  6. 感冒:用黃耆製劑口服或噴鼻,對5批219易感冒者使用,同時以398人作對照觀察,結果預防效果顯著(p<0.05~0.01),用藥組發病者症狀亦較輕,病程縮短。用玉屏風散預防亦有相當效果。可見黃耆確實能起到扶正防邪的作用,這與本品對sIgA及干擾素產生及其它免疫功能的促進作用有密切的關係,故《本草正義》謂黃耆“固護衛陽充實表分,是其專長,所以表虛諸病,最為神劑。” 

七、配合藥方

黃耆補益類單味藥之利用效果已如前述,有時還可加些其他補益類中藥如大棗、枸杞子、茶葉等當養生茶喝,這樣也是很有養生效果的。但懂中醫藥理的人當更能用復方來達到特殊調理疾病之目的。

  1. 本品配合黨參治療慢性腎炎的蛋白尿及糖尿病有效。
  2. 本品用於糖尿病:用黃耆30g、生地30g、山藥90g,水煎服,1日1劑,可提高糖尿病的療效。
  3. 本品用於水腫病:黃耆120g、生薏苡仁30g、焦杜仲30g,治療慢性腎炎,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 本品治肺脾虛症:黃耆、黨參、茯苓、紫菀、陳皮配伍,如補脾湯。
  5. 本品用於盜汗(陰血虧損):黃耆、當歸、生地、黃柏等藥配伍,如當歸六黃湯。
  6. 本品治療氣血兩虛:黃耆、人參、當歸、柏子仁、五味子等配伍,如養心湯。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