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安全性 ─ 藥材儲存與運送~1

2011-12-19 271

原載《順天醫藥》第14期,民國99年3月
作者:江劍影、許順吉
 
台灣目前所使用的中藥材(又稱飲片)都是經過加工處理的天然藥物。依其性質分為(1)植物類,此類型中藥材所佔比例為百分之九十五。(2)動物類,通常取自於動物的皮、甲、骨、生殖器或是昆蟲類,藥性較強。(3)礦石類,天然礦石經加工後提取之部份成份。這些中藥材的來源以中國大陸為主,佔目前中藥材數量約百分之九十,其餘少部份來自於其他國家,如美國的西洋參、韓國的高麗參等。藥材除作為醫療用途外,國內消費者也以中藥材為膳食補養的食材。因為中藥材都是來自天然植物、動物及礦物,因此須經完善的處理程序。若藥材處理不良,在包裝、運輸、貯存過程中會造成品質劣變或微生物污染,影響藥材之使用功能。微生物滋生會造成藥材成分變質,甚至產生毒素,影響中藥安全性。
 
中草藥採收後,絕大多數尚呈鮮品,因藥材內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時加工處理,很容易霉爛變質,其藥用的有效成分亦隨之分解散失,嚴重影響藥材品質和療效。所以,除了少數要求鮮用或保持原狀外,大部分藥材必須在産地初步加工。藥材經産地加工乾燥,剔除了雜物和藥材的劣質部分後再嚴謹包裝,保證了藥材品質,同時可防止霉爛腐敗,便於貯藏和運輸,從而可以提高藥材在臨床上的療效。本文特別針對儲存、運送所可能產生的質變與因應之道,簡要報告。
 
一. 中藥材變質
 
中藥(含中成藥)在運輸、儲藏過程中,由於管理不當,在外界條件和自身性質的相互作用下,會逐漸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出現發霉、蟲蛀、變色、變味、泛油散氣、風化、潮解溶化、粘黏、失潤及腐敗等現象,直接影響中藥的品質和療效,不僅取決於各種中藥本身的性質,而且和外界環境的影響也有極爲密切的關係。
 
1. 霉變
 
黴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實體的全部絲狀菌類,常寄生於有機體或腐生於糧食、食品、中藥或其他産品上使之發霉變質,有的黴菌還可産生毒素,危害人與動物的健康。如黃麴黴毒素、雜色麯黴素、黃綠青黴素、灰黃黴素等。常見的黴菌有黑酵菌、雲白酶、綠黴菌、藍黴菌等幾類。
霉變又稱發霉,是黴菌在中藥表面或內部的滋生現象。主要是因為在空氣中飄浮著很多真菌的孢子,一旦落在藥材的表面,在適宜的溫度(20~35℃)、濕度(相對濕度75%以上或中藥含水量超過15%)和足夠的營養條件下進行生長繁殖,分泌酵素溶蝕藥材組織,導致藥材破壞,使中藥有效成分發生變化而失去藥用價值。
 
中藥發霉的主要原因有:
 
●中藥內含有養料可供黴菌的寄生
 
許多中藥都含有蛋白質、澱粉、醣類及黏液質等,給黴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
 
●受潮濕的影響
 
一般中藥在儲藏前雖經乾燥,但在儲藏的過程中仍易吸潮,特別是在梅雨季節,空氣很潮濕,中藥極易從外界吸收水分,從而提高了中藥的含水量,此時的外界溫度也適合黴菌的生長、繁殖,導致中藥發霉變質。
 
●中藥本身“發汗”
 
當中藥受到悶熱時,內部的水分就會蒸發至表面,這種現象稱之爲“發汗”。凡發汗的中藥比較潮濕,在適宜的溫度下,黴菌菌落極易生長,並由中藥的表面逐漸深入內部,引起中藥霉爛。
 
●生蟲後引起發霉
 
中藥被害蟲蛀蝕後,害蟲在生活的過程中要排泄代謝産物,散發熱量,因此,中藥的溫度升高、濕度增加,從而給微生物創造了生活的條件,往往引起霉變。
 
此外,在儲藏過程中,如果外界環境不清潔,也是中藥發霉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蟲蛀
 
蟲蛀指昆蟲侵蝕藥材、飲片所引起的破壞作用。由於大部分的藥材都含有醣類、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例如人參、黃耆、當歸、澤瀉等內含的養分便提供蛀蟲良好的生長環境。一般害蟲最適合的條件為:生長發育溫度在15~35℃之間;相對濕度在60%以上;藥材本身的含水量在11%以上。常見的藥材害蟲有:榖象、米象、大穀盜、藥穀盜等。蟲蛀使藥材出現空洞、破碎;被蟲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狀,會嚴重影響中藥療效,以致不能使用。
 
害蟲的主要來源:
 
●原藥材在産地收取加工處理不善,在採收過程中受到污染,乾燥時又未能完全殺滅害蟲和蟲卵,環境條件適宜時,蟲卵即會孵化成蟲。
●中藥在運輸過程中由於運輸工具潛伏了害蟲,或是未生蟲與已生蟲的藥材一同運輸,都會遭到感染。
●在貯藏過程中保管不當,外界害蟲侵入或未能將已生蟲的藥材及時與正常藥材分開,因而造成感染。
●貯藏藥材的包裝物或容器染有害蟲或蟲卵,未能及時殺滅。
●庫房內外的清潔工作做得不好。
 
3. 變色
 
變色往往使不少中藥變質失效,不能再供藥用。中藥的變色乃指藥材或飲片在採收加工、貯藏過程中,由於保管養護不當,而使藥材色澤改變。
 
中藥變色的原因:
 
●因酵素作用引起的變色:一般含有flavonoids、anthraquinones、tannins等成分的藥材,易在酵素的作用下形成有色大分子化合物,而使藥材變色。
●霉變引起的變色。
●氧化、光線照射及溫濕度變化影響,而發生變色現象。
 
4. 泛油
 
中藥泛油又稱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藥的油質溢於中藥表面的現象。較易泛油的有板藍根、當歸、川芎。含有脂肪油、揮發油、黏液質、醣類等較多的中藥,在溫度、濕度較高時出現的油潤、發軟、發黏、顔色變鮮等都被稱爲“走油”或“泛油”。
 
泛油的原因:
 
●中藥本身的性質;
●溫、濕度的影響;
●貯藏保管不善。
 
5. 散氣變味
 
“散氣變味”即是指一些含有易揮發成分(如揮發油等)的中藥,因貯藏保管不當而造成揮散走氣,使得中藥材的氣味發生改變的現象。中藥的氣味散失即是有效成分散失,也是揮發油的散失。例如薑科、芸香科、繖形科、木蘭科等氣味濃烈的植物所含揮發油極為豐富,就屬容易揮散走氣的藥材;氣味的流失直接影響藥效。
 
引起藥材揮散走氣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受熱。藥材的溫度升高,使內含的揮發性成分散失,或因包裝不嚴,藥材露置空氣中揮發性成分的自然揮發。
 
6. 風化與潮解
 
含結晶水的礦物質藥材與乾燥空氣接觸後,漸漸失去結晶水,成爲粉末狀,藥物形狀和功能發生改變,稱爲風化,易風化的藥材有芒硝、硼砂、膽礬等。潮解是指固體藥物吸收潮濕空氣中水分後,表面慢慢溶化成液體狀態的現象,易潮解的藥材有青鹽、秋石、芒硝。
 
7. 其他
 
一些膠類、樹脂類,如阿膠、鹿角膠、乳香、沒藥易受熱變軟粘連。新鮮的飲片,如生薑、鮮蘆根存放不當或久貯,易發生腐爛。冰片、薄荷腦、樟腦合成類中藥易昇華變性。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Popula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