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
中藥科學新知
中藥研究匯編
中藥品質管制
必安研究成果
學術研究合作
實習成果發表
看文章
中醫藥常識
養生保健專欄
伴侶動物照護
醫藥法規訊息
專欄文章
特約文章
查藥材
解表藥
瀉下藥
清熱藥
利水滲濕藥
祛風濕藥
溫裏祛寒藥
芳香化濕藥
理氣藥
理血藥
補養藥
固澀藥(收斂藥)
安神藥
芳香開竅藥
熄風鎮痙藥
化痰止咳藥
消導藥
驅蟲藥
外用藥
找方劑
藥新聞
最新消息
媒體報導
新醫藥週刊
新醫藥週刊創刊60週年
順天醫藥
逛藥園
查作者
新醫藥週刊創刊60週年
首頁
•
藥新聞
•
新醫藥週刊創刊60週年
藥新聞
最新消息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媒體報導
新醫藥週刊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新醫藥週刊創刊60週年
歷史映記
賢達講壇
週刊年鑑
出版書籍
醫論醫話
系列報導
順天醫藥
創刊號
第02期
第03期
第04期
第05期
第06期
第07期
第08期
共有100筆資料
排序方式
最舊到最新
最新到最舊
常用漢方方劑圖解 增訂版
本書收集現代常用處方三百六十七種,每一方劑陳述其歷史背景、出處、配伍意義、適應症及相似處方之辨別。為便利臨床應用,處方並附證狀圖示。
1980-02-01
195 •
# 許鴻源
# 許照信
# 書籍
# 常用漢方方劑圖解
多氯聯苯中毒療法
中醫歷來對於食物、藥物中毒之療法甚多,俗謂:「一物合一藥」,一症皆有一藥可解。
1980-01-28
285 •
# 754期
# 姚鍾居
# 多氯聯苯
# 中毒
# 黃連解毒丸
食油中毒的鍼灸療法與循經取穴
慢性的食物中毒,在患者體表所顯現的只是病象,其病根則在體內,如從病根上著手。
1980-01-21
60 •
# 753期
# 莊育民
# 食油中毒
# 針灸
# 循經取穴
白血病之研究
由於白血病病情複雜而嚴重,當根據病情之緩急,分別施用補虛治本,祛邪治標為二大原則。
1979-12-31
192 •
# 750期
# 奚復一
# 白血病
# 溫熱病
# 血證
# 虛勞
防病重於治病說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這是一種預防醫學的論調,和今天醫學上所提倡「預防重於治療」的口號是完全脗合的。
1979-12-31
130 •
# 750期
# 黃三元
# 治未病
# 防病重於治病說
中國醫藥學的研究與重要性
中醫藥學術是我中華民國之國粹文化,是積我國數千年之經驗所得之精深博學,功效平穩有效。
1979-10-29
113 •
# 741期
# 許烱東
# 中國醫藥學的研究與重要性
# 致中和
中藥成分之化學 第二輯
著者等曾搜集一千五百餘種中藥及我國民間藥的化學成分,編輯為《中藥成分之化學》即本叢書之第一輯,於1975年由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出版。
1979-10-01
164 •
# 許鴻源
# 書籍
# 中藥成分之化學
談中醫診療的特殊性與中西醫合作問題 ~為中國醫藥學院籌設附屬醫院而作~
中國醫學是中國固有的醫學,和中華文化有關,有獨立的學術體系,這種醫學是由生活實踐的經驗積累而產生的,循著積累的經驗,不斷的應用與體驗,乃發現了其中的原理原則,而成為一種專門性的學問。
1979-10-01
102 •
# 737期
# 馬光亞
# 中國醫藥學院
# 中西醫
子午流注納支之檢討
名醫曹成章先生受邀於易學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易學與醫學的中醫專題講座,主講:「子午流注納支之檢討」因其講演內容珍貴,將內容要點刊出,以饗讀者
1979-09-10
159 •
# 734期
# 曹成章
# 子午流注
# 納甲法
# 納支法
# 十二經
易學醫學中醫專題講座 :名中醫馬光亞主講中醫的診斷 因其內容寶貴 誌其要點以饗讀者
研究中國醫學,是要從診斷入手,如果不知診斷,只研究藥物與方劑,不可能成為專門性的中醫。
1979-08-27
170 •
# 732期
# 馬光亞
# 中醫的診斷
中醫中藥近代奮鬥史
「中醫中藥近代奮鬥史」是中醫藥界五十年來奮鬥最為權威而珍貴史實的報導。
1979-07-02
78 •
# 724期
# 張齊賢
# 中醫中藥近代奮鬥史
# 覃勤
# 中國醫藥學院
漢方對疑難症之治療 第二輯 – 癌腫篇
中國醫學對癌症之治療,其看法與現代醫學不同,中國醫學所重視者係搜求發病原因,即所謂「辨證求因」。
1979-06-01
136 •
# 許鴻源
# 書籍
# 漢方對疑難症之治療
# 癌腫篇
3
4
5
6
7
5/9
藥新聞
最新消息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媒體報導
新醫藥週刊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新醫藥週刊創刊60週年
歷史映記
賢達講壇
週刊年鑑
出版書籍
醫論醫話
系列報導
順天醫藥
創刊號
第02期
第03期
第04期
第05期
第06期
第07期
第08期
順寧意
平安防禦飲
清冠一號
Copyright © 2022 財團法人 台灣必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