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808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798

流感疫情升溫,疾病管制署(2/11)公告,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高達18.1萬,創下近10年流感季最高紀錄。

這類糯米食品黏性高、難消化,吃多了容易造成脾胃負擔,導致腹部不適!

大多數慢性傷口常停滯於發炎或增生期,缺血缺氧是傷口癒合不良的常見原因。

中醫師提供安神降火小妙招,在與親友歡度佳節之餘,也能保養自身健康。

節後清腸要謹慎,避免極端節食或只喝水,長期只喝水或過度節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代謝減慢,甚至損害腸胃功能。
2025-02-01 322 •   
# 2796期  

心血管疾病目前是十大死因中的第二位,從中醫的角度,通過調理臟腑、氣血與經絡、結合中藥、針灸及推拿等療法,達到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中醫認為糖尿病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加上飲食不知節制喜食肥甘厚膩、勞累過度、情志失調等因素造成臟腑陰虛燥熱。治療以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主。

近年來,國內外醫學研究發現眼睛周圍的穴位針灸能用於治療乾眼症。

三高患者在過年的飲食得格外小心,隨著健康意識抬頭,營養均衡和健康也應是大家採買時考慮的重點。
2025-01-15 377 •   
# 2795期  

年節家人團聚,在打牌或打麻將時,經常久坐不動,往往會造成肩頸痠動或腰痠背痛的問題。

使用中藥和天然調味料,給鼻子多一層「保護罩」,有助抵禦病菌、病毒的侵擾。

中醫認為,腎氣不足影響生殖功能,肝氣鬱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脾虛則易生成痰濕,影響子宮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