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天氣漸冷,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各式火鍋等補冬料理紛紛出籠,如此琳瑯滿目的秋冬佳餚,該怎麼吃、該注意什麼呢?
2020-11-15 231
由於耳鳴原因複雜,故初發性耳鳴需先經西醫專科醫師排除危險因素後,再考慮以針灸配合治療,臨床上有顯著改善。
2020-12-01 426
刮痧不但可解暑,還可以促進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康復,療效顯著。
2020-12-01 332

香港「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在研發治療慢性便秘的麻子仁丸的創新中藥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提交的試驗性新藥申請已通過審批。

溫度持續攀升,許多人都躲在室內避暑吹冷氣,這就是造成「冷氣病」的主因。冷氣病表現包含頭痛、流鼻水、氣喘、皮膚癢、眼睛乾澀不適,甚至是肩頸僵硬、下肢無力等。
2023-07-15 170 •   
# 2759期  

母體會在懷孕期間下調自體免疫力,形成免疫「容忍期」,但在分娩後母體免疫力會「大幅反彈」,因此有許多自體免疫疾病都容易在產後發生,而「產後甲狀腺炎」則也是自體免疫疾病的其中一種。
2023-07-15 158 •   
# 2759期  

三伏貼是利用一年之中最炙熱的氣候,人體陽氣旺盛之時來扶助正氣,預防冬季舊病復發,可減緩病症及發作次數,亦即所謂的冬病夏治。
2023-07-15 344 •   
# 2759期  

顳顎關節障礙(TMD)引起的不適,運用傷科手法矯正後,再配合針灸和雷射針灸,現在患者能開心的跟陳醫師分享可以放心張口吃飯了!

癌症治療過程漫長,高達九成病人有「癌因性疲憊症」,影響抗癌成效。

中醫有「冬病夏治」的觀念,為了增強抵抗力,會在夏天最熱的三伏天敷貼「三伏貼」,加強體內的代謝循環,改善呼吸道疾病,也可協助新冠確診者康復後身體的調養。

腦霧(brain fog)是一種神經症狀,形容腦袋彷彿處於迷霧中,使人難以專注,昏昏沉沉、思考緩慢又容易忘事,症狀嚴重者可能會有記憶力減退、語言溝通能力下降的問題。
2023-07-01 168 •   
# 2758期  

夏季常在室外不僅容易中暑,也容易被蚊子叮咬,台北醫院中醫師鄭伊倫分享中醫調理、自製天然消暑的洛神烏梅汁與中醫防蚊包。
2023-07-01 157 •   
# 2758期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症候群(SIADH)為中老年人不明原因低血鈉的常見原因,通常是由特定疾病或藥物引起。

濕邪的特色是重著,黏膩,妨礙消化功能。
2023-06-15 156 •   
# 2757期  

三伏貼是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選在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三伏天進行。
2023-06-15 317 •   
# 27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