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21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13

臺印雙邊於6月24日,共同簽署一份於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設立阿育吠陀講座教授之瞭解備忘錄。

夏天是橫紋肌溶解症的好發季節,運動或勞動時要量力而為,並多加補充水分,不要讓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

痠痛痠痛貼布使用不當或使用過量,可能產生副作用、甚至傷肝腎﹖!使用不當或使用過量,可能產生副作用、甚至傷肝腎!
2024-06-15 201 •   
# 2781期  

近期花蓮大地震及陸續的餘震造成人心惶惶,更多的人感覺心神不寧,難以入眠。

病人有胃潰瘍病史,每當胃食道逆流時,心悸的症狀就會被誘發。
2024-06-15 240 •   
# 2781期  

中醫師藍士凱帶大家認識熱傷害原理,以中醫觀點分辨「陰暑」和「陽暑」,與其因應的解暑對策與預防之道。
2024-06-15 232 •   
# 2781期  

從中醫病因病機來看,如果情緒過喜、過怒、過思、過悲會耗損五臟精氣,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常是失眠的主因。
2024-06-15 218 •   
# 2781期  

吃中藥會傷腎﹖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在「看中醫吃中藥可護腎」記者會上指出吃中藥會傷腎乃是過時的錯誤觀念。
2024-06-01 266 •   
# 2780期  

所謂「冬病夏治」是在夏日做好疾病預防措施,以減少好發於秋冬的疾病困擾。
2024-06-01 352 •   
# 2780期  

透過針灸、穴位按摩以及中醫食療、茶飲等方式也能改善乾眼症不適的症狀。
2024-06-01 281 •   
# 2780期  

造成膽結石的成因有很多,與種族、性別、懷孕、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病患者、腸道手術後及缺乏運動有關,但最主要成因是飲食習慣。
2024-06-01 251 •   
# 2780期  

蔡女士生活緊張、壓力大、飲食不定時、不運動、飲水不足、纖維質攝取少等原因,都是釀成長期便秘的可能原因。
2024-06-01 286 •   
# 27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