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2020年

素食人士的蛋白質來源較不足,冬天進補時可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加強補充。
2020-12-01 467 •   
# 2696期  

對於中西藥併用或是中藥的安全性,透過衛教宣導,倡導正確觀念,可以化解民眾對於中醫藥的疑慮。

刮痧不但可解暑,還可以促進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康復,療效顯著。
2020-12-01 743 •   
# 2696期  

天氣轉涼,早晚溫度變化大,加上東北季風夾雜沙塵,常引發過敏體質的患者上呼吸道不適。

天氣漸冷,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各式火鍋等補冬料理紛紛出籠,如此琳瑯滿目的秋冬佳餚,該怎麼吃、該注意什麼呢?
2020-11-15 595 •   
# 2695期  

孕婦產後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大約需6~8週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係到未來日子的身體健康。
2020-11-15 499 •   
# 2695期  

胃食道逆流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是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食道所導致的疾患。
2020-11-15 454 •   
# 2695期  

中耳炎的發生常常是因為耳咽管發生異常或耳膜破裂導致,例如擤鼻涕太過用力、體內外壓力驟變、掏耳朵時挖太深或是耳咽管有先天性缺陷。
2020-11-15 372 •   
# 2695期  

氣候變寒涼,更多過敏與氣喘患者求診,多半是有過敏體質與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或因空氣品質不佳引發過敏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復發症狀。

龜鹿二仙膠因富含膠質,對於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疾病,是近代以來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不二選擇。

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其症狀為中醫所說的「血痹」範疇。臨床研究證實,針灸具有改善周邊神經麻木感和癌症治療中之疼痛感效果。

秋冬是乾眼症好發季節,常見於配戴隱形眼鏡、空氣品質惡化、長時間使用3C產品、冷氣房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等。
2020-11-01 561 •   
# 26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