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首頁搜尋結果

《健康捷徑》一書係本所創辦人許鴻源博士於1979年完成的著作,提供臨床醫師常用中藥處方選擇。
2005-07-01 156 •    # 許鴻源  

即使是繁複的方劑,也可以看出是由幾組兩味藥作為主要結構。由此可見,兩味藥的組合應用在方劑中佔有多麽重要的意義。

在《漢方處方之運用與科學研究》中已介紹當歸芍藥散等三十五種方劑,今於〈續編〉中繼續介紹另外三十五種主要常用方劑。

疼痛是疾病的一種警告訊號,人類可因而找尋出病源。
1990-01-01 108 •    # 兵頭正義  

經實驗證明,中醫傳統處方其確有治療上的價值,甚至於部分西醫無法治療的疾病,若改用中藥療法,有時反而輕易治癒。

中藥材之研究一書共有1000餘頁,内容雖豐富但過於複雜。為使讀者簡單明瞭中藥材之全貌,今摘取該書部份内容再加入其他中醫藥書籍相關資料。
1985-01-01 231 •    # 許鴻源  

本書就各種疑難症中西醫之看法,中醫對各種疑難症之治療及日本漢方臨床家對疑難症之治療,作有系統之介紹說明。

本書記述各種疾病中西醫學之想法、漢方方法對各種疾病之治療及日本漢方醫學臨床家對疑難症之治療。

加減中藥部分現有記載份量者,因每人證狀有異,份量亦不同之故,應視其證狀之程度加減。

中藥材之保存欠妥,則易發生變色、變味、腐朽、蟲蛀、發霉等現象,不僅影響藥材品質,進而減損其治療效果,故對藥材之保存,實不容忽視。

西方人士學習中國醫藥最大的阻礙就是其中各種醫學術語幾乎找不到適當之英譯書籍,此亦是我們從事中醫典籍翻譯上極大的困擾。

書中包括各種疑難症之中西醫之看法和中西醫學之差別,及其演變歷史,還有我國中醫對疑難症之治療、日本漢方臨床家對疑難症之治療等,作有系統地介紹說明。

本書收集現代常用處方三百六十七種,每一方劑陳述其歷史背景、出處、配伍意義、適應症及相似處方之辨別。為便利臨床應用,處方並附證狀圖示。

著者等曾搜集一千五百餘種中藥及我國民間藥的化學成分,編輯為《中藥成分之化學》即本叢書之第一輯,於1975年由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出版。

中國醫學對癌症之治療,其看法與現代醫學不同,中國醫學所重視者係搜求發病原因,即所謂「辨證求因」。

本書是鑑於現代醫學對許多疑難症無法治療,故介紹中、西醫學對這類疾病之看法,發表於新醫藥週刊,自六十六年至六十七年刊載共六一篇,因各界之鼓勵、催促,遂先出版五十篇為第一輯。

本書所收載資料,包含台灣的藥用資源硏究,及中藥的研究兩部分,均係作者自1968年起受邀在東南亞各地所發表的學術講演稿。

我國中醫藥家注重中藥材的原產地,一般稱「地道藥材」,吾等於從事比較藥材學之研究途中,發現陳仁山所著《藥物出產辨》,甚有參考價值。觀乎陳氏之自序知其經營藥業數十年,尤其留意地道出產,又遍訪諸親身採藥販藥之人,而將所得寶貴資料及經驗編著成此書。

動物性中藥在歷代本草書中,《神農本草經》收載45種,明朝《本草綱目》收錄446種,清朝《本草綱目拾遺》收錄160種,除去重複者大約有五百餘種之多。本書係收載現代常用或偶而有用者共180種。

現代醫學上許多的疑難症,例如西醫稱為風濕痛、神經痛、關節神經系疾患等,漢方名為厥病、痺病、痙病,中醫早已確立其證狀及治療方法。
1977-03-01 101 •    # 許鴻源  

醫聖書極具偉大價值之故。先賢曾說,精通醫聖書,不但能醫傷寒雜病,亦可醫萬病,斷非虛言。凡得証的方,屢用屢驗。
1977-02-14 81 •    # 600期  

本書所輯錄者係臨床上常用礦物性中藥及丹藥約100種,逐一敍述其基原、性狀、成分、效用,並收集有關科學方面之研究,以供醫藥學界之參考。

本書係蒐集少用中藥部分約100種,及中藥成分最近的研究18種,呈請中醫藥委員會出版供各界參考,以便積極推展中醫藥研究工作。

中醫藥在我國內有關中文著作雖多,大部分過於專門或深奧難懂,有鑑於此,編集較容易瞭解之《中國醫藥概念》,使一般人及外國人也容易瞭解中醫藥之真髓。

就當前藥政措施構想以及推行藥政政策加以說明,以「每週談片」為題,在新藥業週刊先後發表五十篇,茲應多方要求,彙輯出版,藉供參考。

每種藥材因同種異名,或同名異種,或根本不知其學名來源者,甚為混亂。

將《常用中藥之研究》一百六十篇,及《中藥成分之研究》四十二篇,陸續刋登於新醫藥週刋,為積極推動中醫藥研究工作,鑒於本研究資料頗具參考價值,乃蒐集編印成冊,以供各界參考。

將以往發表於台灣藥界或藥事週刊之台灣藥界問題研究及歷年來所搜集之資料,加以整理編為此書。
1971-08-01 64 •    # 許鴻源  

形態學之書籍甚多,但為藥學者所適用者,僅前京都大學木村康一及現在京都大學木島正夫兩教授所著之《藥用植物學總論》,該書係採用恩師藤田直市教授之講義為藍本,茲應各方面之要求,翻譯為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