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常言道:「三分吃藥七分養」,飲食調理是疾病治療中重要的一環。但同時它也是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個問題。我國自古就用藥膳來調理身體,協助預防治療。所以食療在我國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食療的作用就是運用日常生活飲食要求作為康復保健食品,又可預防、治療疾病。
頭暈、疲累、爬山運動、體力不繼,都有可能是貧血徵兆。
中醫很注重所謂「痰濕」的體質,是影響全身性代謝功能與產生痰濁的病理產物,身體經絡因為痰濕而發生堵塞,導致發炎病變。
中醫藉由不同的調理方式,讓病人的身心達到平衡,即是廣義的扶正概念,不只是吃中藥,而是讓身心都達到和諧,進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化學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主要的方式之一,但所產生的副作用卻往往是病人中斷治療的主因。
中醫能幫助癌患減輕放、化療及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也能加快手術後康復,並提高存活率及降低癌症復發和轉移。
化療雖然可以殺死惡性腫瘤細胞,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適反應,例如噁心、嘔吐等。其中,手腳麻木成為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屬於「化療引起之周圍神經病變(CIPN)」。
癌症的治療與預防是許多人必須面對的問題。罹癌對癌症患者除了造成生命的威脅外,也帶來對疾病過程中未知的恐懼。
不少癌症患者在治療時都會搭配中醫輔助治療,降低副作用帶來的痛苦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接受中醫治療癌症。研究顯示,配合使用中醫醫療對於癌症相關症狀是能有效緩解的,透過中醫的體質調理,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協助完成西醫療程改善預後。
中醫在治療癌症過程中適時介入,給予個別化的體質調理,減緩化療後帶來的副作用、降低二次罹癌的機率、提升存活率等。
針灸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疼痛的症狀,在療程結束後,療效甚至可以持續至少一年之久,幾乎不會出現其他副作用
放化療前,透過中藥提升免疫力及人體氣血,不會讓身體處於極度虛弱或各種血球量不足的狀況,免於感染或其他因虛弱造成病症導致死亡。
癌症的年年攀升,以及治療的進步發達,已經使得癌症幾乎要成為一種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