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37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27

中醫透過體質辨證與辨病,運用中藥進行治療,順利的改善病人的腸胃功能障礙與不穩定性心絞痛,病人的焦慮恐慌與失眠也隨之改善。
2023-02-15 428 •   
# 2749期  

新冠肺炎除了對肺部有影響之外,還會侵犯免疫系統,即使症狀消失仍不可掉以輕心。
2023-02-15 584 •   
# 2749期  

帶狀皰疹會透過皮膚直接接觸、飛沫、空氣等途徑傳染,傷口完全結痂前應避免接觸他人,切勿自行戳破水泡,避免病毒傳播與傷口感染。
2023-02-15 412 •   
# 2749期  

尾牙、過年、春酒吃不停,暴飲暴食之下,小心胃腸生「氣」。
2023-02-15 481 •   
# 2749期  

元宵跟湯圓一樣都是糯米製品,大量食用容易讓無法分解的澱粉在腸道裡造成細菌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腸胃不適,食用時需格外小心。
2023-02-01 546 •   
# 2748期  

在後疫情時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況,更是左右能否踏穩解放後社會的重要關鍵因素。
2023-02-01 411 •   
# 2748期  

年節有10天連假,許多人過年就是熬夜打麻將、追劇、打電動,整日下來眼睛其實又累又痠,甚至是太過乾澀,小朋友更要小心近視加重的危機
2023-02-01 519 •   
# 2748期  

中醫師提醒,熬夜十分傷身,因此事前、事後的身體調理至關重要。
2023-02-01 470 •   
# 2748期  

近年來研究發現,育齡女性月經失調與不易受孕的原因裡,保守估計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約佔十分之一;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又與肥胖、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

眩暈症是極為常見的症狀,研究顯示,人口盛行率約5%~10%,40歲以上則達到40%,而以女性、年長、慢性疾病患者比例較高。
2023-02-01 472 •   
# 2748期  

子宮肌瘤與生活飲食有很大的關連,子宮肌瘤是高度雌激素敏感的,也就是說雌激素是刺激子宮肌瘤成長的必要條件。
2023-01-15 563 •   
# 2747期  

年關將近,許多家庭主婦已開始進行大掃除的工作,這時很容易出現富貴手或皮膚過敏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