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38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28

若已服用太多藥物,加上有睡眠障礙困擾,不妨利用針灸來治療。
2022-09-15 554 •   
# 2739期  

手肘痛是身體常見的疼痛症狀之一,不少患者抱怨,即便是已做過治療後,仍然反覆痠痛無力。
2022-09-15 576 •   
# 2739期  

清冠二號治療組僅7人死亡(5.69%),顯著降低74%死亡率。

衛福部公告限縮清冠一號公費使用對象,引發中醫界反彈。衛福部於9/9日緊急開會修正適用範圍,增列補助對象。
2022-09-15 582 •   
# 2739期  

長新冠相關症狀除了可以透過中藥、針灸的方式調理,也可以藉由食療、穴位按摩、導引復健等方式加強療效。

基隆長庚醫院運用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同時接受中西醫整合治療的病人,死亡率為15.4%、痊癒率為84.6%,對照組則分別為40%和60%,顯示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是相當有潛力的治療方向。
2022-09-01 561 •   
# 2738期  

導致足底筋膜炎發生最主要原因是足底受到過度的刺激,如長時間站立、走健康步道或跑步,讓足底筋膜反覆地受力而發炎。

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約有10-20%在恢復過程中會有長期的影響,稱為後新冠症候群(Post-COVID Conditions)或長新冠(Long COVID)。

若妥瑞氏症偏向神經症狀者,可用熄風止痙的中藥;若是偏向精神情緒症狀者,,用養心安神中藥,此外,搭配針灸治療效果會更好,改善妥瑞氏的症狀和情緒障礙,並提升腦部發育。

許多罹患新冠肺炎的兒童受長新冠後遺症困擾,如持續咳嗽、喘、胸痛、疲勞、焦慮、失眠等,部份長新冠臨床症狀跟自律神經失調、過敏等疾病很類似,需由醫師診斷給予治療。

中醫嘉年華會於8/7在大安森林公園登場,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大家透過遊戲、娛樂與表演,越活越健康!
2022-08-15 446 •   
# 2737期  

快速進展性腎炎是一種急進性腎炎症候群,該症起病急、預後差,錯過治療時機,腎功能平均半年內就會快速惡化,最終發展為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