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38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28

染疫後因為肺部受到病毒的侵害,造成肺部損傷,組織修復後產生較厚的組織,此時可以透過養肺來增加肺部機能。
2022-08-15 609 •   
# 2737期  

染疫後在焦慮壓力下有疲倦、呼吸困難、胸悶、記憶力下降、失眠等困擾,若上述症狀持續存在2個月以上,那就可能屬於長新冠症候群患者。
2022-08-15 618 •   
# 2737期  

立秋後,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白天氣候仍見高溫,故有「秋老虎」之稱,秋季該如何養生呢?
2022-08-15 400 •   
# 2737期  

想要長高,中醫用的是拉長生長期,如服用延緩骨齡的轉骨方、避免月經早現等方法。
2022-08-15 380 •   
# 2737期  

衛福部訂定「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以胸腔科或感染科為主,結合中醫科及其他相關科別,接受跨科別「整合門診」或「住院整合照護」服務。

五臟三伏貼加強版,可強化經絡與臟腑氣血,在新冠疫情期間提升自身抵抗力。
2022-08-01 593 •   
# 2736期  

不少染疫後康復的民眾有久咳不止的情形,已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2022-08-01 570 •   
# 2736期  

胃心症候群容易被誤診,通常要排除心臟疾病、心理疾病後,且在治療腸胃不適問題後,胃部症狀緩解也減輕了心臟不適,才可認為是胃心症候群。
2022-08-01 519 •   
# 2736期  

私密處感染引起陰道炎是婦產科門診常見的問題,潮濕悶熱的環境容易成為黴菌及細菌的溫床,增加感染風險,呼籲女性們應多加注意。
2022-08-01 598 •   
# 2736期  

長新冠症目前雖然仍未有公認的診斷標準,但其症狀繁雜多變,比較常見的症狀有疲倦、呼吸困難、胸痛或胸悶、咳嗽。
2022-07-15 443 •   
# 2735期  

中醫認為不同的體質得到不一樣的疾病會產生不同的表現,區分體質治療「長新冠」效果最佳。
2022-07-15 501 •   
# 2735期  

針灸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疼痛的症狀,在療程結束後,療效甚至可以持續至少一年之久,幾乎不會出現其他副作用
2022-07-15 445 •   
# 27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