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天氣漸冷,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各式火鍋等補冬料理紛紛出籠,如此琳瑯滿目的秋冬佳餚,該怎麼吃、該注意什麼呢?
2020-11-15 497
由於耳鳴原因複雜,故初發性耳鳴需先經西醫專科醫師排除危險因素後,再考慮以針灸配合治療,臨床上有顯著改善。
2020-12-01 744
刮痧不但可解暑,還可以促進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康復,療效顯著。
2020-12-01 639

炎熱的夏季,冰涼飲料成為最佳消暑選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冷飲是引發胃食道逆流最主要原因。
2022-06-15 360 •   
# 2733期  

確診個案痊癒後,也會擔心是否會造成呼吸道損傷,留下後遺症,因此,中藥會著重在補脾肺幫助營養,增加抵抗力。
2022-06-15 393 •   
# 2733期  

肘隧道症候群又稱尺神經壓迫症候群,是上肢僅次於腕隧道症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

在長新冠的處理上,中醫藥有明顯的優勢,透過用藥與針灸,讓病人因為染疫過程所造成的五臟六腑損害,獲得明顯改善。
2022-06-15 394 •   
# 2733期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眼睛為臟腑精華所結,而人體十二條經脈,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眼睛連接,所以對眼科疾病常會用藥物結合針灸進行治療。
2022-06-15 396 •   
# 2733期  

長時間的久坐或是座椅太硬,會使得梨狀肌受到壓迫而導致梨狀肌緊繃。

新冠肺炎已延燒兩年多,有不少染疫康復者,持續出現染疫時的症狀如疲倦、喘、呼吸急促、心悸、腦霧等倍受困擾。

一位56歲的女性,因為不易入睡而服用安眠藥,卻產生記憶力下降的副作用,中醫師發現患者的失眠症狀受更年期潮熱所影響,建議服用寧心安神的藥物,再搭配「更年期潮熱」的藥物治療,睡眠獲得改善。
2022-05-15 373 •   
# 2731期  

針對腦部的實質病變與功能異常,中醫多從心腎為主軸,以活血化瘀、祛痰開竅、寧心安神的中藥和針灸穴位治療。
2022-05-15 393 •   
# 2731期  

放化療前,透過中藥提升免疫力及人體氣血,不會讓身體處於極度虛弱或各種血球量不足的狀況,免於感染或其他因虛弱造成病症導致死亡。
2022-05-15 520 •   
# 2731期  

配合衛福部對抗此次新冠病毒的各項社區防疫政策,為了減少感染及強化自身免疫力,朴子醫院特別設計防疫安心茶、並提供飲食建議及預防配方給社區民眾。
2022-05-15 421 •   
# 2731期  

防疫期間有些宅在家不出門的人,要當心日照不足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小心「陽光維生素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