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週刊

首頁藥新聞新醫藥週刊
在疫情三級警戒後,原有的運動休閒習慣突然中止,對於生理適應力比較差人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腸胃機能上。
2021-08-15 537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打造「2021中藥本草文化節」,自11/27起在迪化商圈熱鬧展開,全球因為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中藥也成為抗疫的重要良方,故而選在藥材重要集散地迪化街,藉由藥香舒緩所有人的心靈。
最令新手媽媽煩惱的就是哺乳的問題,除了乳量無法跟上寶寶的速度外,乳房甚至出現硬塊,疼痛不已。
2021-12-15 527

癌症或免疫功能失調的患者,在經過適當診治後,輔以中西醫整合方式,確實能減少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2023-09-01 360 •   
# 2762期  

腰椎椎管狹窄是一種涉及脊椎椎管和神經孔狹窄的疾病,最常見原因是退化性脊椎炎所引起,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對於高齡化社會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2023-09-01 345 •   
# 2762期  

中草藥「甘草」提取的一種類黃酮物質「異甘草素」,可抑制胰臟癌發展,並可提高傳統胰臟癌化療藥的功效。
2023-08-15 468 •   
# 2761期  

不少癌症患者在治療時都會搭配中醫輔助治療,降低副作用帶來的痛苦
2023-08-15 512 •   
# 2761期  

45歲郭先生,去年新冠確診後一直反覆喉嚨痛和咳嗽,又再感冒後出現急性發燒及喉嚨痛等症狀,雖已痊癒,但咳嗽仍相當嚴重,經中醫治療兩週後症狀緩解。
2023-08-01 444 •   
# 2760期  

到夏天,高溫加上潮濕,更容易產生許多濕氣造成的病症,比如胃脹悶、消化不良、皮膚濕疹、汗皰疹,白帶、腹瀉,頭暈、倦怠等。
2023-08-01 404 •   
# 2760期  

中醫在治療運動傷害這領域已有千年歷史,利用對人體的整體觀思維,發展出獨特的筋絡及筋膜系統理論。中醫運動醫學介入時,經由患者整體受傷狀況及身體動態模式來分析,使身體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
2023-08-01 352 •   
# 2760期  

香港「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在研發治療慢性便秘的麻子仁丸的創新中藥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提交的試驗性新藥申請已通過審批。

母體會在懷孕期間下調自體免疫力,形成免疫「容忍期」,但在分娩後母體免疫力會「大幅反彈」,因此有許多自體免疫疾病都容易在產後發生,而「產後甲狀腺炎」則也是自體免疫疾病的其中一種。
2023-07-15 422 •   
# 2759期  

溫度持續攀升,許多人都躲在室內避暑吹冷氣,這就是造成「冷氣病」的主因。冷氣病表現包含頭痛、流鼻水、氣喘、皮膚癢、眼睛乾澀不適,甚至是肩頸僵硬、下肢無力等。
2023-07-15 363 •   
# 2759期  

顳顎關節障礙(TMD)引起的不適,運用傷科手法矯正後,再配合針灸和雷射針灸,現在患者能開心的跟陳醫師分享可以放心張口吃飯了!

三伏貼是利用一年之中最炙熱的氣候,人體陽氣旺盛之時來扶助正氣,預防冬季舊病復發,可減緩病症及發作次數,亦即所謂的冬病夏治。
2023-07-15 579 •   
# 27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