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外交部、立法院衞環委員會偕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簡稱全中聯)以及多名中醫界人士於1/14在立法院召開「推動中醫醫療外交促進中醫藥全球化座談會」
年節家人團聚,在打牌或打麻將時,經常久坐不動,往往會造成肩頸痠動或腰痠背痛的問題。
三高患者在過年的飲食得格外小心,隨著健康意識抬頭,營養均衡和健康也應是大家採買時考慮的重點。
使用中藥和天然調味料,給鼻子多一層「保護罩」,有助抵禦病菌、病毒的侵擾。
中醫認為,腎氣不足影響生殖功能,肝氣鬱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脾虛則易生成痰濕,影響子宮環境。
農曆新年即將來臨,在熱鬧的歡樂氛圍中也不可忽視身體的健康。中醫師分享五臟調養的方法,讓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機能退化型頭痛的病例以女性居多,年紀多在40~50歲之間,這些患者通常要兼顧工作及家庭,又無法適當放下,身體以頭痛來告訴他們「已經不年輕了!」
中醫歷代對失智症的認識及治療,已發展出多樣的治療方式,包含中藥及針灸。
三伏貼是將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等藥材乾燥、磨細,依比例配製,加入生薑汁混合作成藥餅貼敷於穴位,由於藥材會刺激皮膚發泡,故稱為「天灸」。
中醫藉由不同的調理方式,讓病人的身心達到平衡,即是廣義的扶正概念,不只是吃中藥,而是讓身心都達到和諧,進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根據臺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的研究,單一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獲得舒緩,平均一年就產生抗藥性。
中醫可以採用中醫而言,可以採用月經週期療法,以中藥補氣及止血,根據行經期、經後期、經間排卵期、經前期等不同時期的生理特性,選用合適的藥物,以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平衡週期療法,以中藥補氣及止血,依不同時期的生理特性,選用合適的藥物,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平衡
中華芸生會結合癌友志工參與服務弱勢及偏鄉,於3/11-12在台東舉辦祈福行腳暨醫療諮詢服務。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舉辦《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新書發表會。分享林昭庚院士在學術和公共事務方面的貢獻及其獨特的人生哲學。
雷射針灸是一種結合了傳統針灸和現代雷射技術的治療方法,相較於傳統針灸,雷射針灸具有無痛、非侵入性、安全等特點。
就中醫角度而言,落髮與肝、腎、脾胃及氣血密切相關,因此治療慢性休止期落髮的關鍵是養血以治本。
中醫師戴毓萱表示,乾眼症盛行率逐漸提高,若希望能「治標又治本」,除了就醫治療外,還是要從乾眼症的根源做起。
秋冬的養生之道在「防秋燥」之餘,也要「防秋涼」,這時應著重養陰潤燥和健脾利濕的調理養生。
母親節將至,有鑑於更年期、尿失禁與職場家庭平衡等都是婦女常有的困擾。
近年來,國內發生多起姑婆芋中毒案件,多與餐飲業者誤用姑婆芋有關。
所謂肝氣犯胃,影響胃氣升降失調所導致,除了胃食道逆流症狀,還容易有脅肋處不舒服,口苦口乾,容易生氣等症狀。
中醫師黃莉雯專為考生設計清肝益智茶,成分有菊花、枸杞子、白芍、石菖蒲、遠志等,沖泡後即可飲用。
中醫善長調理體質、補足現代醫學尚未解決的謎團。面對因人而異、各種不同的長新冠、後遺症,根據體質辨證,給予個人化的對應藥物,以達到最理想的療效。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許中華在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舉辦的講座中指出,「扶正祛邪」是中醫重要的治療原則。
貝爾氏麻痺發病年齡層並無固定,發作時會有口歪嘴斜的症狀,因此對病人身心及社交造成很大影響。
奇美醫院中醫師許芳綺建議,寒流來的時候,可用吹風機吹湧泉穴與大椎穴保暖,養護自身陽氣。
冬季利用三九貼敷對穴位產生熱刺激,將熱能與藥氣經由皮膚傳導進入穴位,可調節經絡與臟腑氣血,達到治病與防病及預防秋冬的舊疾復發的功效。
2022年是中醫藥臨床發展重要元年,台灣研發清冠一號的臨床基礎在國際嶄露頭角,為降低對海外中藥材與天然物之依賴,衛福部提出中醫藥振興計畫,鼓勵農民栽種藥用植物,減少中藥材進口依賴。
據統計,引起肝癌的因素除B、C型肝炎外,與脂肪肝炎相關的比例也有增加。
中醫認為不同的體質得到不一樣的疾病會產生不同的表現,區分體質治療「長新冠」效果最佳。
長新冠症目前雖然仍未有公認的診斷標準,但其症狀繁雜多變,比較常見的症狀有疲倦、呼吸困難、胸痛或胸悶、咳嗽。
針灸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疼痛的症狀,在療程結束後,療效甚至可以持續至少一年之久,幾乎不會出現其他副作用
長新冠是因新冠肺炎急性感染後,人體的陰陽氣血尚未完全恢復,而表現出各種虛勞的病徵。
中西醫整合照護改善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成果卓越,病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度分數(SCORAD)經治療後有效降低,並減少口服類固醇的使用量。
濃郁滑溜的銀耳湯是許多女性的最愛,許多人認為它富含「膠原蛋白」,然而,食用銀耳真的可以補充身體裡的膠原蛋白嗎?
中秋節團圓賞月,市售月餅琳瑯滿目,如何兼具應景和健康呢?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紀增長,視網膜黃斑部逐漸退化的眼睛疾病,可引起不等程度的視覺障礙。
足底筋膜炎在中醫歸為足痛、跟痛,多由經絡氣血供應不足、瘀阻所致。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隱形缺氧猝死病例增多,引發大眾關注!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規律,而秋冬養陰是「轉骨」的好時機,為來年春夏陽氣生長順利而打下良好基礎,及早為隔年的成長做好準備。
三焦經是身體很重要的經絡,很多慢性病都和三焦經有關,如更年期潮熱、高血壓、甲狀腺腫大、乳房結節等,都可以從三焦經的穴道來治療。
不孕症可以中西醫一起治療,中醫對於試管嬰兒的療程,只要不干擾到西醫的類賀爾蒙藥劑治療,用針灸與薰臍療法,對於胚胎植入的穩定度都有很大幫助。
耳穴貼壓療法能促進經脈循行並增強臟腑功能,以達調暢氣血、陰平陽秘之功效。
豬膽酸在用於預測和治療二型糖尿病方面,有極大的開發潛力。
一到春天,許多人都開始出現疲倦、嗜睡、頭昏、乏力等症狀,總感覺睡不夠,提不起勁,稱為「春困」。
缺少活動加上營養不均這兩大要素,可能造成肌少症的發生。
中耳炎的發生常常是因為耳咽管發生異常或耳膜破裂導致,例如擤鼻涕太過用力、體內外壓力驟變、掏耳朵時挖太深或是耳咽管有先天性缺陷。
天氣轉涼,早晚溫度變化大,加上東北季風夾雜沙塵,常引發過敏體質的患者上呼吸道不適。
天氣漸冷,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各式火鍋等補冬料理紛紛出籠,如此琳瑯滿目的秋冬佳餚,該怎麼吃、該注意什麼呢?
孕婦產後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大約需6~8週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係到未來日子的身體健康。
胃食道逆流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是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食道所導致的疾患。
本期以「不孕症」為專題,介紹不孕症之中醫療法及相關藥材,進行分析與探討。
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國醫藥學院、私立東海大學合辦「多氯聯苯中毒防治研究中心」,使用中藥及針灸,以期達到清毒解毒之功能。
據日本醫學界研究結果,灸的作用,是基於組織蛋白的變性,產生組織蛋白分解,最後溶解出組織胺。
針灸乃爲世界公認在醫術上,是一門最有價值的醫療術。可是針灸並不易學精,學之不精,就有危險之患。
在世界科技領域中,中國人欲求居領先地位,最佳途徑,在將中國醫學與西方科學結合
《黃帝內經》、扁鵲《難經》與張仲景《傷寒》、《金匱》,向為習醫者師徒相授必讀之書。但在三家之書中,尤以《難經》最為難說、難用、歷代註解者亦少。
施漢博士參觀時,對於該所注重中藥成份之研究,以及研究成果,與設備之優良,至表讚許,
長倉音藏首先創製漢方濃縮製劑方式,為使有意研究中藥科學化製劑的學者,增加明瞭及得以研究的捷徑,特將長倉音藏所著《中藥的科學化製劑》翻成中文,以供學習者參考。
施維茲博士雖然其身已死,但其感人處,更是使識與不識,以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東西,無不一致所敬仰。